【盲人可以打字跳舞打桌球?】「陳敬鎧冤案介紹」台北國際書展講座側記

檔案調閱336次

蔡宛萱/特派調查員

※認為疑案或冤罪距離我們很遠嗎?其實並不如此。陳敬鎧的案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真正的失能,或是刻意的詐保?由於疑案辦長期關注國內疑案,因此本次特別邀請特派調查員前往聆聽並做成記錄,分享給未能與會的大家。本文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辦講座之第三方紀錄。

前手球國手陳敬鎧,因車禍導致眼睛失能,但仍可正常活動,因而被懷疑為詐保。

講座側記:盲人可以寫字跳舞打桌球?陳敬鎧冤案介紹
時間:2/15 13:40-14:10
地點:台北國際書展 一館直播室
主講人:李秉宏律師、林俊宏律師
主辦單位: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手球國手,遭逢橫禍

2009年,手球國手陳敬鎧遭逢車禍。由於腦部損傷,他在車禍後只能感受到光源以及模糊的色塊,雖然眼睛本身沒有受傷,但還是被認定為「全盲」。領到殘障手冊與保險賠償的他,並未因此喪志。他積極地復健,最後終於可以如常生活。沒想到,陳敬鎧的這份努力,卻讓他被檢舉「詐保」。

 

積極復健錯了嗎?被偏見掩蓋的真實
被檢舉「詐保」的原因,在於陳敬鎧能夠在自家與學校間來往、與學生打桌球與丟飛盤等等。即使有不同醫學單位做了七份鑑定報告,證明陳敬鎧確實因為腦部損傷而導致「全盲」,法院卻不採納這樣的鑑定結果,判決陳敬鎧詐欺罪有罪定讞。

影響法官心證的關鍵主要來自於法官對於視障者的刻板印象。法官認為,失明者不可能這樣正常生活。甚至連陳敬鎧的主治眼科醫師,看見了他生活的影片,也覺得自己做了錯誤的診斷,而深信他沒有失明——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盲人什麼都不能做?錯了,視障者比你想像中更能幹
陳敬鎧的辯護律師之一,同樣也是視障者的李秉宏律師對在場聽眾,用篤定的語調說明,視障者失去的只是感官的一種,他們能完成的事情遠比大眾想像的還要多。先前的講座中,陳敬鎧曾帶著現場聽眾閉上眼睛,用聽力辨認聲音的方向,大部分人都能夠正確的辨認說話者的方位。陳敬鎧是職業運動員,對身體的掌握能力比一般人高,經過專業重建者的協助與自身不斷的練習,在熟悉的環境裡能夠完成特定的運動,甚至能夠摸著自己的筆跡寫字、運用手機的輔助聲控功能使用手機,能夠來去自如以及進行現場教學這點並不奇怪。

李律師形容,中途失明者就好比家財萬貫,後因破產而跌落谷底的人,他們往往對於失明感到不甘,會更努力地想要表現得像常人,以證明自己仍然能夠正常生活。而法院回報這份努力的方式,竟然是將他們冠上騙子之名。司改會人員提出的問題發人深省:「我們難道期待視障者為了滿足我們對視障者的想像,而一直帶著他們的不便生活嗎?」

消除偏見的101的方法
林俊宏律師表示,人的判斷必定會受限於自己的所學與經驗。連身為審判者的法院,也受限於刻板印象,而不願採信客觀鑑定證據,更顯示了偏見的危險性。司改會進行救援,固然是為了改變法院這樣的偏見,同時也是希望透過這個案件,讓社會大眾更認識視障者的生活與真實情況。
儘管我們不可能真正完全體會盲人的感受,但透過節目宣講、體驗活動,救援小組希望能讓大家分享「看起來很異常,但其實很真實的視障者生活」。若誠如李律師所言,大部分的偏見都是來自於不了解,那麼敞開心胸,擁抱未知,或許可說是消除偏見最初也最必要的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