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內容: 如果民主有味道,嚐起來會是什麼滋味?《民主的滋味:自由之前—入獄、囚禁、判刑,附著在「日常」味蕾上的衝撞與反抗》一書是由人權教育資源中心集結一批來自全台北中南高中教師以15種滋味為題,描繪台灣人自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遷台的民主百年追求。藉由本書的出版我們講以不同的面向探討轉型正義及回顧歷史的必要,是一本青年學子及社會人士都需要一讀
華麗島志奇_立體_-300dpi-1-793x1024.jpg)
一方面是小泉八雲、井上円了、柳田國男等學者,通盤整理妖怪與民俗的文獻,另一方面則是像泉鏡花或岡本綺堂這類腦洞大開的作者,翻新江戶近世文學談鬼說怪的熱潮,善用傳統藝能如能劇與歌舞伎,也不排斥學習歐洲的現代主義,甚至連中國的志怪小說與公案小說,都能成為創作素材。岡本綺堂《半七捕物帳》的短篇〈三個聲音〉,保留《龍圖公案》〈三娘子〉的梗概與詭計,將

活動內容: 中國大陸與台灣相隔一道海峽,海勢驚險詭譎多變,深藏在海面下的暗流如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不可明述的情報諜戰,給了軍事小說家無窮的想像素材。《太平島16小時》、《黑色行動:台北16小時》、《忠誠測試》就在此背景下誕生,以明快的節奏、毫不拖泥帶水把劇情的帶入特戰廝殺、爆破轟炸,讀起來相當血脈噴張,腦海裡又如軍事電影般一幀

活動內容: 來自香港的暢銷作家馬菲,有著十年的救護員經歷,更有見鬼作家之稱。擅長書寫靈異、驚悚、怪談等等,其中的《黑色救護誌》系列更是香港暢銷書籍! 移民台灣後,喜歡上了島上各種都市傳說、鬼怪故事,並於今年募資出版《鬼島驚奇台灣都市傳說》為大家整理台灣的都市怪譚、靈異故事、山野傳說。 這次邀請馬菲來到位於八樓的疑案辦空間,將要與主編唐墨

活動內容: 《怪音來了:本島第一個大錄音時代》書籍介紹:從本島人第一次聽到所謂「錄音」的1898年開始談起。初期人們常被錄音驚嚇到:「不是人亦不是動物,居然能發出聲音,這是鬼物吧?」當時的最新科技在往後數十年持續拍打人心,創造了第一個台灣的「大錄音時代」,而本書就是集結這段期間令人驚訝的「各種聲音初體驗」:第一次面對收音妖物、第一張唱片、第

活動內容: 原偵探書屋創辦人譚端最新出版了冷硬派推理小說《大稻埕落日》,設定延續菲利普·迪克的《高堡奇人》架空世界,以更宏觀的視野建構亞洲的另類歷史(Atlernate History):「假如希特勒和裕仁天皇贏得了戰爭……二戰後撤退來台的是中國共產黨?」而在紅色政權統治下,富人區大稻埕正是重點改造的對象...... 1963年,以毛主席為
最新文章

疑案辦的有聲無影 Podcast
近期活動



疑案精選
內部的真相_立體書腰_300dpi-232x30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