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取天皇而代之!」濃濃中二感的「日本香巴拉計畫」 隨著奧姆真理教的勢力逐漸擴大,教祖麻原彰晃(松本智津夫)的妄想也越發膨脹。他的「日本香巴拉計畫」越來越完整。他想要取日本政府而代之,自立為「神聖法皇」,並且把日本改造為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國家。 這個光是說起來就讓人感到濃濃中二感的計畫,麻原卻非常認真地實行。他在教團本部「上

平凡的日子一天一天過,很少人身在其中,會去倒數這瑣碎的幸福還剩下多少天。歡笑、爭吵、和解、愛……在日常的齒輪滾動停止之前,就好像永恆一般的流動下去。 然而,「最後一天」卻可以來得讓人如此意外,如此措手不及。 1994年6月27日晚間,長野縣松本市市民河野義行發現妻子澄子倒在地板上,口吐白沫、身體抽搐、昏迷不醒。 「老婆,你怎麼

1989年的日本人,剛經歷年號的更迭,好不容易送走戰後抑鬱的昭和時代,迎來平成新紀元;但新天皇登基,並沒有讓日本人民因此感受到新氣象,反而進入了另一個經濟蕭條的循環,人生似乎沒有前景。 正因如此,眾多新興宗教找到了立足點,讓芸芸眾生找到生命意義──在這之中,也包含教義越來越偏激的奧姆真理教。 一位年輕女記者江川紹子,對這時代流行的新興宗

前言 在1985年的日本某處居酒屋,或許會有這樣的對話。 「人生的意義是甚麼?」一位年輕上班族把頭靠在桌上,死氣沉沉地抱怨道:「難道就是每天工作、加班、被老闆罵嗎?我們可是東大畢業的菁英啊。」 與他一起喝酒的同齡朋友應和他:「在這個金錢至上的世界,不工作到死人生就完蛋了啊。」 「沒有別的出路了嗎?」 在哀嘆聲之中,其中一位年輕人卻是

我們計畫要寫作「黃國章命案」系列文章時,我一邊讀《南陽艦魅影》,一邊規劃著系列文章的結構。規劃對我而言並不困難,就像每一篇文章一樣,我尋找適合的切入點,構思開場白與結尾,然後按照事件順序分出段落,開始寫作。就這麼簡單……雖然平常總是在寫疑案辦的文章,但我總能不受命案的負能量影響,也算是我一直引以為傲的工作技能吧。 直到在《孤軍》團隊的安排下

自從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來,臺灣絕大多數的成年男性,都必須服從徵兵制,進入軍隊服役一段時間。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族群的人,被依據體位跟抽籤結果等,再被分配到不同的單位,成為軍隊的一員官兵。他們必須接受部隊的艱苦訓練,忍受各種來自長官、學長的不合理對待;有些人自己因為違規惹上麻煩,有些人卻是因為他人看不順眼被找麻煩,但無論原因是甚麼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