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3 西寧國宅東側照

【黑色旅遊】第七站:西門町.西寧國宅

居墨/調查員 檔案調閱4979次

 

西寧國宅,臺北知名的國宅之一,緊鄰忠孝橋與淡水河畔,基地原址原本是日治時期所建的「中央市場」。

若上網搜尋西寧國宅這四個字,會出現滿滿的「凶宅」、「猛鬼」、「風水」等討論,這間相比全臺北公寓大廈來說,年紀相對尚輕的大樓,看來已經扛上了幽暗悲鳴的重擔,難以靠單純的整修與拉皮就洗刷過去累積而成的種種負面標籤。

 

恐怖凶宅的序幕

若將西寧國宅這棟建築譬喻成人的一生,那西寧國宅在年紀尚小之時,就發生了一件說來詭異的憾事,彷彿預示了西寧國宅的前世,與往後於國宅內發生的種種不幸案件。

就在1987年,西寧國宅B棟的兩棟電梯在垂直往上的過程中不知為何原因發生故障,原本住戶只是要從一樓搭到八樓返家,電梯卻像是失控的列車一樣,直奔到頂,最後停滯在十六樓頂樓,雙雙無法正常開門。

4號電梯內受困的兩名青年,打開了電梯內部的逃生門,同時聽聞到隔壁3號電梯內受困居民的呼叫聲,因此攀爬到旁邊的3號電梯頂部,掀開逃生門,內有兩名婦女與一名小孩,青年先將小孩拉出放在電梯頂上,再陸續將婦女救出,沒想到就在這時,轉頭一看,小孩子已經不見了。這麼狹小的空間,人會跑去哪呢?

接續而來的警方察覺事情不妙,吩咐機電公司技工開啟地下室的電梯井,果然,這名孩童詭異地從十六樓高處落下,電梯井打開被發現時,已如同市場攤販展示的魚隻一樣奄奄一息,搶救後依然不治,成為西寧國宅最早的憾事之一。

故障的電梯讓當時的人們與媒體紛紛討論起西寧國宅的公共設施與環境,沒想到啟用才僅僅7年的新穎國宅,各處皆有故障、漏水,以及牆面龜裂的問題,還有重達百斤的大鐵門已半邊鬆脫,若繼續傾倒鬆脫,也可能壓到人而造成傷亡,以上的問題在當時的國宅內沒有組織或機構需要負責,自然也就沒人處理,各類公共環境充滿問題與危機。諷刺的是,完工僅僅7年就發生大小公共環境問題的西寧國宅,其原本興建之初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決此處原有的市場環境等公共問題。

 

市場與鬼屋的前世今生

這得從1920年代說起,當時,臺北市的人口正式突破30萬大關,這個不斷成長中的新興都市,如何解決居民的飲食來源,也是政府必須著手處理的問題之一。雖然當時各處已有零售為主的市場供地方居民購買食材,例如現今仍存的西門町紅樓(原新起街市場),或繼續維持城南一帶居民飲食的南門市場(原名千歲市場,1982年拆除原市場建築並改建成今貌),但零售市場之上,還缺乏一處能夠統籌、買賣臺灣各地新鮮魚隻與蔬果的批發市場。於是在1929年,中央卸賣(批發)市場正式成立,硬體設施有蔬菜賣場、魚賣場,以及為保持魚貨鮮度而做的冷藏室和製冰處等。這座批發市場當年的位置,就是今天的西寧國宅與萬華運動中心這兩塊空地,可以說是當年全臺北市民的廚房大冰箱。

圖 1 中央(卸賣)市場魚糶場,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然而,這個大冰箱卻在戰後逐漸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市場的交易所一角,借用給國軍汽車連使用;市場管理單位本身,又將辦公室與部分倉庫改建成自身職員的宿舍,再加上1949年後日益膨脹的人口帶來的食材需求上升現象,使得戰前原本可說是模範生的中央市場,日益變成農民爭先恐後搶位置的擁擠之處。

為了搶到能交易的好位置,農民甚至還需要前一天傍晚就先到市場排隊預先佔好位置,等候時間過長、環境又相當擁擠,因此農民常常互起爭端,打到頭破血流的現象時常所見,而原本設置市場追求的食材清潔、環境衛生的努力,也在這一時期每況愈下,菜皮、草繩、破紙等垃圾堆疊成山,腥臭汙水每天排水讓路人唯恐避之不及。

1965年的記者如此記載:「我用腳尖踩過那潺潺而流的血水,本來好端端的磨石地,趴的一聲,一個壯漢用鐵鉤勾著魚隻過來了,一天又何止拖幾百次,怪不得地上千瘡百孔。那邊斜斜的案桌上有各種魚蝦,順著桌子滴著血水,積存新的舊的血水,男人一雙大腳踩在魚案上,忙著招攬生意。」

圖 2 中央市場事務所、蔬果賣場、倉庫,遠方可見東本願寺,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從1960年代開始,就有市府遷建市場的計畫,但總體的遷建日期不斷拖延,市場的清潔衛生問題持續惡化,變得更臭、更擠、更忙,也使得此處交通擁塞異常,特別是臺北西區當時發展繁榮,進出車站以及西門町之間的車流不斷,讓此處常陷入交通黑暗期。不只如此,就在1970年代東園街新市場還在興建的同時,中央市場內還有砍殺、恐嚇、火警、圖利,以及收賄等等事情發生,社會中的奇形怪狀事件,都在中央市場一一發生。

1975年,東園街的新市場大致有了雛形,原本中央市場這塊廣大的用地,也開始有了各方意見,原本1960年代有興建「中興國校」的呼聲,但此時的臺北市府有了新的想法:「建國宅!」,而且,不只是建常見的四層樓公寓國宅,因為臺北市府考量到這一地點交通方便土地價格又高昂的關係,因此決定,要一蓋就蓋出兩棟十六層的高樓國宅,除一樓、二樓作為商業用途之外,其他部分當作國民住宅配售,預計將有五百多戶的國宅。

這,就是西寧國宅不僅是國宅,還是高樓大廈的原因之一。

但當時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出現,如上所述,當時臺北西區發展飽和,道路寬度相當狹窄,因此站在都市整體發展觀點的其他官員認為,這裡如果再蓋高層住宅區,只會讓這裡的居住品質更擁擠,更喪失重新安排公共設施的好機會。很可惜,這個意見,並沒有被聽進去。

1981年,因為地質探勘失當,重作因而導致工期延宕的西寧國宅,終於完工,雖然抽籤的人「通通有獎」,分配到了住處,但很快地問題就來了。攤販集體抗議地下室市場的設計不當問題,拒絕立刻遷入。然而這波未平那波又起,負責西寧國宅案子的營造廠和負責官員涉及勾結圖利,完工初驗,就有一百多項不合格項目,補救結果有可能是官員「偽造文書」,為求盡快驗收而做出來的「假合格」。最後在1983年共起訴、判刑九名官商。

圖 3 西寧國宅東側照

 

接連不斷的意外與謀殺:是詛咒或公安問題?

然後呢?然後就是新居啟用後公共設施的種種問題,以及僅僅四年後,1987年上述發生的集體電梯故障事件。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已經抽籤、付錢入住的居民,沒有拍拍屁股就走人的本錢,只能任人宰割,繼續在水質混濁欠佳,卻無法逃脫的水缸裡生活,走一步,算一步。但電梯事件就彷彿那擾亂池子的小石片一樣,掀起了一道又一道的漣漪。

1988年,情殺命案發生,兇手因吃醋等因素殺害一名男子,血濺了整個床鋪。

1991年末,一具屍體倒臥在國宅中庭,隔月,又有一人從國宅頂樓而降,腦漿四溢;再隔一個月,罹患胃癌的莊姓男子墜落在武昌街派出所副主管的轎車上,擋風玻璃上沾滿了鮮血,莊姓男子似乎尚有一點反應,奄奄一息地躺在車頂上,然而送醫後依然死亡。

2003年,國宅內傳出一名居民死於SARS,想不到等國宅疫情穩定重新開放進出後,不到半年,就又有三名墜樓死亡者,其中又以久病者或年長者占半數以上。

2004年,光跳樓死亡案就有8起,再加上又一次的電梯故障,導致一名婦人踩空電梯直接從9樓踩空摔到1樓。

2005年到2008年,每年都依然有跳樓喪命的案件傳出。若將歷年來命案發生後的身形白線,都一一畫出在地上,那成排的屍體,以及當時跳下所流出的鮮紅血流,這畫面還真讓人不寒而慄,這些案件,也讓若干「風水」之說服出檯面,說大樓的造型與方向有問題,才引來這些紛紛擾擾。

其實,這多起致命墜樓案件中,其實多半不是當地住戶,而是外地的人刻意到此選擇跳樓。為什麼?會是西寧國宅呢?而不是其他更高的大樓,例如新光三越?調查員在此大膽給了推論:只有西寧國宅,離醫院最近,高度夠高,離臺北車站夠近,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只有西寧國宅缺乏適當嚴謹的管理。畢竟,高樓再怎麼高,頂樓上不去,就難以跳樓了,相反地,西寧國宅一開始的墜樓案件也許只是剛好,但「名聲」一傳出去,再加上管理相對寬鬆的環境,對想要跳樓的久病者而言,西寧國宅這裡,就是處容易達成目的之去處了。

近年來,西寧國宅常有「風水不好」、「凶宅」的說法,諸多靈異節目也以此地為「探勘」、「目擊」鬼怪幽靈的拍攝地。但從以上的歷史爬梳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沒有命案是發生在住家內的,而且主角多半是外地人遠道而來,即便是住戶發生不幸,原因也多半是公安意外。這樣來看,西寧國宅諸多的命案,真的是鬼怪幽靈或風水不好而導致的嗎?還是說,西寧國宅的興建與環境,是真的有「詭」,但卻是人謀不臧與公安問題的人為意外,間接產生的種種不幸呢?

圖 4 西寧國宅西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