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狂擄人勒贖】綁架一個人才不夠看,全國國民都是我的人質!

顏九笙/調查員 檔案調閱505次
區隔南北賽普勒斯的緩衝區

1.

致各位親愛的讀者:本案雖然驚險(?),但並未造成任何人類與動物的死亡,怕血怕痛怕傷心的朋友,請放心閱讀。

「男子的聲音:⋯⋯我們藍獅,從今天起將發動『奧林匹克作戰』。⋯⋯根據這項作戰,我們要綁架日本國民一億兩千萬人。⋯⋯我聽說目前日本的防衛經費一年大約就是五千億元,現在一億兩千萬日本人的安全落在我們藍獅的手中,我們要求五千億元贖金,不是理所當然的嗎?立刻轉告首相,如果在二十三日之前,得不到首相的答覆,那我們便不得不開始殺害人質了。

祕書官:真是無聊(喀嚓一聲,掛斷電話)。」

  

這是西村京太郎在1977年出版的小說《華麗的誘拐》中的段落,這本小說裡有個自稱「藍獅」的恐怖份子集團宣稱要綁架全日本國民,如果首相不付贖金,就要殺害「人質」。很自然地,剛開始官方認為這是無聊的惡作劇沒有理會,但接著真的有「人質」接連遇害——對一般老百姓來說,這就是無差別殺人!官方無法再隱瞞消息,全日本陷入恐慌⋯⋯對「藍獅」而言,這只是計劃的第一步而已。

位於歐亞之間的賽普勒斯島。與這個島國有著相當歷史淵源的國家為希臘、土耳其與英國。

不過嘛,這只是小說而已,現實世界裡沒人會這麼幹吧?⋯⋯錯囉。在十年後,真的有人這麼幹了。一個自稱「不可抗力指揮官尼莫」(Commander Nemo of Force Majeure)的神祕人物,以賽普勒斯全國人民的身家性命要脅,要求賽普勒斯總統交出高額贖金,否則「他們」就要透過某種高科技手段放出毒氣,毀了整個國家!然而對「尼莫」來說很可惜(對賽普勒斯全國國民來說則很幸運),他沒看過《華麗的誘拐》,否則他可能會採取更簡單也更致命的計畫——或者,從一開始就不會動手。「尼莫」不知道,他其實毫無勝算。

 

2.

賽普勒斯島。中間那條綠線就是區隔南北塞普勒斯的隔離區。

賽普勒斯(另一個譯名為塞浦路斯)是什麼樣的地方呢?這個國家原本是介於歐亞之間的島國,在1878年被英國併吞,直到1960年才獨立,但仍舊是大英國協會員國;國內多數人是希臘裔,第二大族群則是土耳其裔,獨立後雙方衝突不斷;在1974年國內發生政變,希臘裔軍事團體企圖讓賽普勒斯與希臘合併,土耳其軍隊則趁此機會入侵賽普勒斯北部,從此賽普勒斯就分裂成兩塊;受土耳其扶植的北方三分之一領土,後來在1983年成立了主權只有土耳其承認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北賽普勒斯)。最奇妙的是,分裂後的兩國首都基本上在同一個地方——尼柯西亞——但是各佔一部分,所以北賽佔領的那一塊叫「北」尼柯西亞。

在1987年3月23日,恐怖份子「不可抗力指揮官尼莫」從英國倫敦寄出恐嚇信到賽普勒斯總統府,威脅如果沒拿到一千五百萬美元,就要用事先準備好的裝置——「透過人造衛星與電腦連線遠距遙控的無線電設備」——從首都尼柯西亞附近的楚多斯山脈施放毒氣。雖然勒索是針對賽普勒斯,但從前面的說明裡大家應該可以發現,若是要脅成真,北賽八成也會一起倒霉,畢竟就在隔壁。可是⋯⋯「不可抗力」是什麼組織啊?賽普勒斯政府沒聽過。官方本來很想把這個要脅當成惡作劇不予理會,然而恐嚇信洋洋灑灑寫了十三頁,裡面充滿各種非專業人士看不懂的技術性細節。對,大規模施放毒氣聽起來很扯,像是科幻小說或者漫畫才會出現的玩意,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呢?誰敢擔保不會出事?

戴奧辛是什麼呢?如果各位google一下,可以在科技部的科技大觀園網站上查到王琳麒教授的說明:「俗稱的戴奧辛(dioxins),是以一個或兩個氧原子聯結一對苯環類化合物的統稱,包括75種多氯二聯苯戴奧辛(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簡稱PCDDs)及135種多氯二聯苯K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簡稱PCDFs)。一般以PCDD/Fs表示,其中只有17種具有2,3,7,8取代位置的PCDD/Fs是有毒性的。」過去台灣就曾經多次爆發多氯聯苯或戴奧辛污染事件;它有親脂性(會溶於油),最恐怖的地方不在於立即致命,而是進入生物體內後代謝極慢,還容易跟土壤結合——換句話說,不小心吃了被污染的動物或植物,這些毒素就會在你體內累積。戴奧辛會傷害皮膚(這種傷害出現得最快)、免疫系統、神經系統跟內分泌系統,不馬上殺死你,但會永遠毒害你,增高你的致癌機率,甚至傷害你的下一代。「尼莫」在信裡還冷酷地指出,賽普勒斯可是個農業國家,如果土地污染,全國經濟就完蛋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1976年義大利塞維索就發生過大量戴奧辛外洩的意外,雖然沒有人因此喪命,卻有大量農作物報廢,大量動物被迫宰殺,當地居民的健康狀況大受影響,心血管、神經系統與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癌症比率都大增。

賽普勒斯政府緊張了,但為了避免集體恐慌,他們私下找英國警方、情報單位與科學家協助辦案,對外則封鎖消息。在4月1日凌晨,等得不耐煩的「尼莫」打電話到總統府再度交涉,然而沒得到什麼成果。於是,「尼莫」派了一位用頭巾蒙著頭的女士,在尼柯西亞以南的拉卡納機場留下一個信封,裡面附了一張拉卡納到英國曼徹斯特的來回機票,還有為大約兩百磅重行李準備的超重行李票——一千五百萬美元換成小鈔,差不多就是這個重量了。什麼都幫賽國政府準備好了,錢總可以送來了吧?

遭冒牌科學家宣稱要裝上直升機探測毒氣的磁力儀。

警方後來追查到,來回機票是由一位臉上纏滿繃帶、只露出一隻眼睛跟嘴巴的男子買下的。這名男子告訴售票人員,他被貓抓成重傷,所以包成這副模樣。到目前為止,「尼莫」為了名符其實「一本萬利」的生意,已經付出大約一千五百美金的成本——賽普勒斯警方因此覺得這勒索案肯定是認真的,因為沒有人會為了開玩笑就花掉這麼一大筆錢。(不過話說回來,意圖認真並不代表手段高明就是了⋯⋯)

到了四月二日,賽普勒斯政府接到來自MI6的電話:一位「迪格斯比上校」(Col. Digsby)表示「不可抗力」確實是個江湖有名聲的恐怖團體,建議賽國謹慎應對。賽國政府也很謹慎應對,馬上透過他們自己的管道聯絡MI6,得到清楚的答覆:沒有,我們這裡沒有什麼迪格斯比喔。賽國警方現在可以八成確定了,迪格斯比跟尼莫就算不是同一個人也是同夥。這時候,又有人冒出來要「幫忙」了:這回是一位科學家到賽普勒斯駐倫敦高級公署(Cyprus High Commission in London,所謂高級公署,是大英國協國家之間的外交單位,形同大使館),說願意酌量收個兩萬五千英鎊出借一個磁力儀,裝在直升機上飛遍賽普勒斯全國,藉此偵測藏在楚多斯山區的毒氣施放設備。喔?很好啊,科學家先生願意幫忙真是太好了。達成協議之後,科學家先生到高級公署領他的兩萬五(其實是偽鈔),結果當場被英國警方反恐組逮捕。

科學家/尼莫/迪格斯比上校/被貓抓成重傷的木乃伊,本名叫做帕諾斯・庫帕里斯(Panos Koupparis),是一位出生在英國的希臘裔賽普勒斯人,當時三十六歲,在賽普勒斯成立了一個境外公司,而他平常的工作,是賣監視設備給中東國家。同時在倫敦被捕的共犯還有他的太太跟他的兩名兄弟(其中一個在倫敦理工學院的化學系唸書),他的小姨子則在賽普勒斯被捕(在機場留下信封的人?後來因為罪證不足沒被起訴)。直到這些人被捕,整件事情才正式曝光。

 

3

整個案件公諸於世以後,賽普勒斯輿論出現兩極的反應。有的人表示擔憂:這四個人被捕會不會只是冰山一角?背後有沒有更大的陰謀?(很快他們就知道了,沒有。)反對黨批評政府從頭到尾隱瞞此事,是讓公眾暴露於重大危險之中,但也有人反過來批評,政府居然把這個詐欺鬧劇看得這麼認真!甚至有反對派報紙認為賽國政府藉著小題大做來提高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度,太可恥了。支持執政黨的報紙則聲稱政府處置得當,這些勒索者確實想犯下驚天大案。政府發言人則表示,政府與警方如果低估此事嚴重性就太不負責任了,而且英國專家起初的評估是,如果勒索者採取必要步驟,這些威脅是可能付諸實現的。蘇格蘭場也發表聲明含蓄地支持賽國政府的處理:戴奧辛陰謀雖然不算是造成大規模傷害的實際方法,卻還是「可行」的威脅,只是犯人本身缺乏手段加以執行。(換句話說,犯人手段拙劣,但警方破案前哪知道真有這麼拙劣?)

關於最後導致庫帕里斯被捕的「磁力儀」計畫,英國法庭鑑識專家安琪拉・蓋洛普(Angela Gallop)在她的回憶錄《狗不叫的時候:一位鑑識科學家的真相追尋之路》(When the Dogs Don’t Bark: A Forensic Scientist’s Search for the Truth)提到,她身為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的兄長傑若米・蓋洛普(Jeremy Gallop)在事發兩年後受邀評估證物(庫帕里斯在信件與電話裡提到的各種科學裝備),結果他的評語如下:「應該立刻請被告去寫電視劇本⋯⋯有高敏感度的質子磁力儀是可以探測到金屬(實際上是類似鐵的金屬),卻極端不可能在像是直升機這樣大質量的大塊移動金屬上使用;就算可以這麼做(有些這類的裝置可以裝載很長的繩索上做海底探測),它也會探測到每一輛舊車、新車、廢棄冰箱等等的物體。」

庫帕里斯的整體計畫其實處處都很鏘。

1989年上法庭的時候,庫帕里斯企圖用他的心理健康狀況不良來脫罪:他說他自認為是未來的賽普勒斯總統,他吃的抗憂鬱藥物,讓他活在「幻想世界」裡。這一切乍看很好笑,但警方在他位於賽普勒斯的公寓裡搜索到一些文件資料,顯示他考慮過要在賽普勒斯境內放炸彈,幸好並未付諸實現。最後庫帕里斯被判刑五年,筆者並未查到他後來日子過得如何。沒消息或許就是好消息?

 

參考資料:

  1. Gallop, Angela. When the Dogs Don’t Bark: A Forensic Scientist’s Search for the Truth, Hodder & Stoughton, 2019.(本文引用段落可在google圖書連結裡讀到)
  2. Fredholm, Michael. (ed.) Understanding Lone Actor Terrorism: Past Experience, Future Outlook,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Routledge, 2016.(本文引用段落可在google圖書連結裡讀到)
  3. Simon, Jeffrey David. The Terrorist Trap: America’s Experience with Terroris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本文引用段落可在圖書連結裡讀到)
  4. UPI Archive, “Four charged in Dioxin plot”, May 16 1987.
  5. UPI Archive, “Fifth arrest made in blackmail plot”, May 15 1987.
  6. The Herald, “Poison gas hoaxer jailed for blackmail bid”, July 4 1989.
  7. Blanche, Ed, AP News, “Police Arrest Fifth Person In Gas Threat Probe”, May 15 1987.
  8. 王琳麒,〈環境新議題:戴奧辛〉,2008114
  9. 陳亭瑋,〈好毒的意外:化學工業的歷史共業「戴奧辛」〉,20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