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坤峰老師為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的教授,但這本書卻非常節制於那些「嚴肅的正話時間」,反而非常生動、淺白、俏皮又有點無禮頭地,以心理學的角度闡釋各種廣泛的「罪、罪犯」。
「罪犯」在成為罪犯以前也都是人,有自己的生命經歷。除了一些必要的理論和研究說明外,可以看得出作者精心安排於講故事的方式,先是花了大篇的敘事把人帶進一些生命情境中,讓人對於這些活生生的故事產生興趣、疑惑後,再進一步說明。
搭配著獨特的俏皮語氣,像是一本「有聲書」,很好地拿捏何時可以俏皮何時該認真(但不生澀)討論的節奏,讓大眾可以很輕易地一章接一章看下去。
這本書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不只緊貼著臺灣社會的脈動:像是梳理了臺灣社會中激起大量討論的新北市國中割喉案、鄭捷等無差別殺人案;更也有別於其他犯罪學書籍生硬且有距離的討論,讓大眾都可以進入以更深刻的(學術)觀點理解他人的世界,讓大眾可以用不同的視角,拓寬社會看待社會暗處的方式。
你甚至可能在其中找到一些解釋自我的方式,發現那些犯罪者離我們沒有那麼遠。也會發現那麼些許的「剛好」、「幸運」,竟然會產生那麼巨大的不同。
偏差行為
本書的開頭簡單地討論了「罪」的產地,是由多數群體所代表的規範和生活習慣所建構而成。例如民主政體當中,少數沒有足夠的政治實力(投票權)去撼動規範和政治選擇,所以當在原住民傳統中只是「生活」的打獵等行為,到了以漢人為主的社會中,卻成了一種「罪」。這就是「多數政治」中,許多「罪」的起源。
「罪」並不是本質就存在的,先暸解「罪」的形成,才能知道「罪犯」怎麼出現。
而特定多數的觀點創造了怎樣的「主流」,在書中並沒有特別說明。但是那些被主流排除的人,卻是在本書中很生動地出來。
無差別殺人犯的臉孔:被社會排除的他們
無差別犯罪者把社會看作為一個整體,所以一直以來「被他人排除的經驗,也就等於「所有人、整個社會」對他們的賤斥。維吉尼亞大學的教授表示,陌生者間重大犯罪者都會有個「自己被社會排斥」的小劇場,他們緊密計畫犯罪的路程上,在某個時間點會一直釋放出仍然希望被社會接納的訊息,只是那種訊息是以「犯罪計畫挑釁法」的方式傳遞,那些計畫中其實傳遞的一直都是(錯誤的)求救訊號:想要被社會納入。
他們為何不選擇其他種訊號釋放方式?那一個環節的社會經驗、生理機制讓他們這樣認知世界、或覺得「可以」、「有資格」這麼做?這背後應該會有非常多樣且複雜的運作機制,但臺灣的媒體喜歡點閱率高驚悚駭人聽聞的報導手法,著重「無差別」殺人,並塑造其種種行徑上的「天生異常」,草率地給了民眾一個「答案」,可以恨,再一次地把他們更遠離排除於社會中。法律的處理上,也總是在能理解他們到底為什麼這麼做之前,便草草以死刑結束。
我很喜歡作者把問句接著點到了現代社會的特性上。他說,「在高速運作和資源競爭的現代社會裡,「關心他人」也代表著對於自身資源(時間、精力等)的浪費。在能理解他們的感受之前,也就被草草結案。他們達到他們的目的了,他們被涵括在社會裡了,只是是以「惡魔」、「非人」的方式烙印在人的恐懼中。
包含在這個社會其中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不斷被排除的犯罪者跟在其中的我們
書中一直強調犯罪者的「人際疏離」,很多人這輩子不斷地在體驗被家庭、學校、職場等等社會的不同面向排除的感覺,甚至從來沒有感受過人和人相處之後帶來的支持和溫馨,所以只能在犯罪團體中找到身而為人必要也需要的歸屬感。
其實很多犯罪者們的社會連帶是非常匱乏的。
很多宣稱「矯正」、「修復」的機關,其實都在了解犯罪者更深入的心理機制以前,就擅自以自己認定有用的方式要求犯罪者接受。所以看到文章後半段的時候覺得作者很厲害,在實體接觸偏差行為者時,他並沒有、也沒有辦法要求他們接受什麼,而是試圖用他們熟悉的文化理解他們,讓他們先感覺到被接受。
我覺得這樣把整個社會看作一個整體的視角是非常重要的,並非獵奇地看待犯罪者,而是認真反思制度設計、自己和他人接觸的方式。
也許我們能停下來,認真地看待我們和社會、他者的連結。
即使書中主要還是集中於心理學層面的解釋,但也試圖一點納入社會學、外在環境等不同層面,這樣跨學科的分析也能讓我們以更加完整的視角。
無論如何,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切入方式,讓我們更深入地看見這個世界。
購書連結:001099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