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人謎爾】虛構與現實的跨界重生:衛爾康大火與幽靈船的故事

檔案調閱1010次

特約調查員:謎爾布勞

現實中發生的重大災難,雖然令人難忘,但總有一天將不復記憶。圖為921地震中倒塌的東星大樓。你還記得它嗎?

都市傳說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其實是因為他們和我們有所關連,現實中發生的重大災難也是如此。

然而,人們總是健忘的。

當引發恐慌的事件過去,新的記憶不斷掩蓋舊的記憶,人們就會淡忘那些災難,最後這些事就像是從沒發生過一樣。不論是八仙塵爆、內湖或是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還是塑化劑、毒澱粉、假油案、地溝油等食安問題,在事過境遷後,他們都逐漸被人遺忘,直到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才會被再次提起。

然而,當災難被編織為都市傳說之後,反而有了讓人難忘的理由。

 

幽靈船與它的乘客:衛爾康西餐廳的死者們

1995年2月15日發生的衛爾康餐廳大火,造成64人死亡,11人受傷。為史上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也是解嚴後死亡人數最多的公共安全事故。此事件為政府與民間正視公共安全重要性的轉捩點。

1995年2月15日,台中的衛爾康西餐廳高朋滿座,但一把來自一樓吧台的火苗,讓氣氛歡快的餐廳瞬間成了人間煉獄。

火勢蔓延後,一樓的顧客雖然迅速逃離,通往二樓階梯卻因火勢無法通行,讓許多顧客受困餐廳,無法從正門逃離現場。部分倖存者,是因為砸碎玻璃跳窗獲救。然而,本來事情不該如此發展的,因為那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在餐廳瀰漫的濃煙和雜物堆後方,有一道通往屋頂的樓梯,可以讓他們從隔壁大樓逃離火場。不幸的是,因為重重阻礙,就算顧客知道有這條路,也很難穿越雜物通往樓頂逃出生天。

最後,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的,只有延燒的大火與無盡的黑暗。即使消防局出動30多輛水箱車、200多位消防員,再多的人力也無法及時撲滅衛爾康的大火。

由鐵皮屋和強化玻璃構成的西餐廳,內部裝潢多是易然材質,讓火勢更加猛烈。而餐廳後方的防火巷,更是徹底被違建堵住,消防員根本無法進入。

加上當地消防栓不足,導致水壓過低無法用水柱滅火。等待火勢漸弱,消防員終於能進場搜救的時候,他們看見的,只有大量聚集在二樓窗邊的受難者遺體。

就在大火之後沒多久,目擊幽靈船現身的謠言開始流傳,並聲稱幽靈船載滿100人的亡魂之前都不會離去。然而,幽靈船至今仍未被遺忘,除了源自於這場帶走64條生命的意外,還有一系列的微妙巧合。

 

被目擊的幽靈船

1995年4月,衛爾康大火之後,台北快樂頌KTV發生火災,造成11人身亡。1996年2月,台中夏威夷三溫暖火災讓17人喪命。同月月底,台中民生大樓火災,13人因此葬身火海。

其中,衛爾康西餐廳和快樂頌KTV兩起火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有人目擊幽靈船在附近現身。

 

目擊者分別在台中第一廣場(今東協廣場)、台北三重的重新橋附近目睹幽靈船。隔年(1996年)在台中發生的兩起火災,加上衛爾康和快樂頌的死亡人數,正好超過100人這個數字,之後甚少發生的類似災難,也讓幽靈船傳說因此甚囂塵上。

 

幽靈船的雙向軌跡

關於幽靈船的移動軌跡,其實有兩種不同說法。

如果說從台中、台北、台中這條路線是「北上南返」折返跑,那麼另一條路線,則是途經台南、高雄和屏東,「南下北返」的往復旅程。

有人宣稱在台南中國城目擊幽靈船(另有一說是在高雄漢神百貨),而在那之後,在1995年4月、10月,屏東獅子林KTV、高雄大統百貨相繼慘遭祝融。甚至在獅子林KTV重建完成後,也傳出建築工人離奇染病的巧合,和再次目擊幽靈船的傳聞。

除此之外,也有民眾宣稱在他處目睹幽靈船,像是台北萬年百貨、高雄東帝士大樓等地點都有類似傳聞,所幸最後並未如謠言一般出現傷亡者。

2005年,台中火車站前的金沙百貨失火,由於發生在二月,又是在台中,加上幽靈船的目擊傳言,因此也成了幽靈船傳說的一員。而幽靈船的都市傳說,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虛構與現實的跨界重生

 上一篇文章裡,我們提到廣為流傳的都市傳說,都有三個共通特質:1.吸引人的故事、2.一定的可信度、3.帶有警示意味。

常被簡稱為「一廣」的台中第一廣場,現已改名為「東協廣場」。因此地多東南亞移工群集,故有「台中小東南亞」之稱。

台中幽靈船的都市傳說,恰好滿足了這三個特質:超自然力量與大規模的死亡產生某種獵奇吸引力,隨後發生的意外和傳說之間的數字巧合,也讓傳說有了某種可信度。而與幽靈船傳說相關的事件,全都是在密閉空間(KTV、西餐廳)中發生的火災意外,也都和不完善的消防安全設備、逃生通道有所關連,也讓幽靈船傳說有了警示意味。

而台中第一廣場的沒落,或許和幽靈船傳說也有些關聯。

在第一廣場目擊幽靈船的都市傳說,最早是在學生之間迅速散播開來,之後才傳到家長耳中並在全國流傳。不過,這其實也不太讓人意外。

第一廣場當時就像現在台中的一中街、逢甲商圈一樣,主要客群都來自於學生族群。而在衛爾康事件後,針對店家的消防安檢密集執行,特別是像第一廣場這種眾多店家聚集的場所,更是安檢重點地帶。這些店家要不是違規使用建物,就是安全設施不合格,因此在密集消防安檢期間,不少業者選擇歇業或是離開。

幽靈船的傳說,更是讓許多學生害怕,不再前往第一廣場,店家業績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換個角度想,在法規尚未完善、安全仍有疑慮時,幽靈船的故事也許阻止了許多可能會發生的重大災難,也能說是都市傳說帶來的正向作用吧?

台灣許多重要的法案規章,往往都要等到災難發生之後,才終於受到立法委員重視,開始修訂法條。

然而,遲來的新法即使再完善,也換不回那些逝去的生命。更別提,修訂後的法規可能依然不夠完善,而且還有無法徹底執法的疑慮。

也許,正因為廣為流傳的都市傳說,讓過去發生過的災難事件有了連結,透過口耳相傳的幽靈船故事,讓不幸的悲劇不至於被人遺忘。

不論是台中的幽靈船、高雄沿海的殭屍傳說、澄清湖的食人魚傳聞,或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鱷魚傳聞,都有其真實存在其中,不論是避免災難的降臨,還是為了掩蓋走私行動,或是渲染隨意棄養的惡果,都讓都市傳說有了和現實的緊密連結,讓都市傳說不再只是虛幻的蜃氣之樓。

虛構的都市傳說,也將因此帶著現實的殘骸不斷跨界重生。

而傳說,仍在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