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家電】冰箱不只可以藏屍,它本身就是兇器

1950年代的冰箱廣告。

炎炎夏日,冰箱是一般人逃避酷熱暑氣的好夥伴,也是兇手延緩屍體腐敗的最佳解方──艾德嘉最近埋首調查的〈冰箱謀殺案〉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然而,在搜查的途中,我們赫然發現,冰箱原來也有其演化史:一開始上市販售的冰箱,其實遠比想像中要來的可怕許多……。

打開冰箱,裡面是失蹤的小孩

示意圖。本則報導為1964年《紐約時報》刊出的新聞。

1950年,《紐約時報》上刊登了一則短短的新聞:兩名孩童在冰箱中死亡。這則新聞描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在一個平凡的夏日午後,父母打開了他們放在車庫的舊冰箱,發現不見了幾天的孩子被困在裡面,窒息身亡。

孩子們原本在玩捉迷藏,廢棄的冰箱看起來是個絕佳的躲藏地點。只除了他們躲進去之後,才發現自己出不來。

怎麼會這樣呢?你或許會問。原因在於冰箱的設計。當時冰箱採用的是門閂系統:在外面做一個門把,垂直時鎖上,轉向水平時打開。這聽起來再合理不過了,畢竟,誰會需要從冰箱內部開門的功能呢?你說是吧。再加上,為了冷藏的效率,當時的冰箱門蓋起來之後可說是密不透風,因此不僅隔音效果相當優秀之外,同時也阻擋了空氣的流通,註定使得藏身其中的人遭遇窒息的後果。

1942年的冰箱。圖片來源:Mr.Shoval@wiki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躲進廢棄冰箱的孩子們,在躲藏過程中的動靜讓門栓因地心引力落下,孩子們被困在冰箱中。良好的隔音,除了使得沒有人可以聽到他們的哭喊之外,同樣也阻絕了空氣的流通。這樣的案例從1930年代冰箱開始在歐美家庭中普及之後,便時有所聞。到了1950年代,冰箱成為大眾家中普遍存在的電器用品後,此類事件亦隨之急速上升。1956年時,《紐約時報》甚至提出統計,指稱在過去的十年中,至少有115名兒童因此死亡。

市場機制無法解決的,輪到公權力上場規範

儘管調查員沒帶過小孩,但再怎麼說自己也當過小孩,還是很屁的小屁孩。面對小(屁)孩們,不管怎麼警告他們「不要躲到冰箱裡,你會死掉。」都一定會有玩瘋了的小孩,或是剛好在叛逆期的小孩忘記這件事。成人們深知,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從小孩子下手。

加州針對1960到81年間,冰箱銷售率與因冰箱致死的兒童死亡率做出的比較圖表。圖片來源:Public Health Rep. 1985 Mar-Apr; 100(2): 231–240. pp.235

那怎麼辦呢?奧克拉荷馬州覺得,責任在丟棄廢冰箱的成人們身上。於是他們率先立法要求丟掉人們不要丟掉冰箱,以及看到廢棄冰箱時,應該拆掉這些冰箱的門。畢竟沒有門,就沒有關起來的問題了對吧。

1951年,加州跟進,實施了類似的法案。但只針對被丟掉的舊冰箱顯然不太有用。政府要求冰箱製造商想辦法弄出一個安全的技術。1954年,通用公司開發出初步的磁條技術,但製造商不願大量生產,說成本太高。

美國國會說,噢,是嗎?接著在1956年,通過了「冰箱安全法案」(The Refrigerator Safety Act),要求1958年10月底以後在美國製造的所有冰箱都必須要符合一個標準:從內部施壓15磅左右的重量就可以打開門。

科學家打造了類似小房子的箱子來測量孩童的推力。 圖片來源: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22/4/628.abstract

這個標準是科學家在測量了兒童被困在冰箱內的反應後制定的。科學家發現,被困住的小孩都會試圖推門逃生。但孩子的力氣有多大呢?科學家測試的結果,三歲孩童的平均力量為10磅,五歲孩童的平均力量為21磅。

冰箱變安全了?大概吧……

美國國會通過「冰箱安全法案」後,在1958年以後生產的冰箱,大抵上不再有這類的問題了。但弔詭的是,因被關在冰箱而死的案例,仍時有所聞。

為什麼?因為許多家庭仍然使用舊的冰箱。電器用品的汰換,不如政府希望的迅速。於是儘管製造端改善了設計,然而在法案通過後約莫25年間,全美國至少有近200個孩童仍因被困在冰箱裡窒息身亡。

唯一可說是好消息的,只有這樣的案例確實越來越少。

《回到未來》劇照。還好當時他們沒有挑冰箱。是說兩個人到底要怎麼擠到冰箱裡啊……

這件事對今日許多較年長的美國人而言,或許堪稱集體的童年創傷。據說,1985年轟動一時的電影《回到未來》中的時間機器,在早期的構思中不是車子,而是一台冰箱。這個點子被放棄的原因之一,就是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擔心孩子們會因模仿電影而被困在冰箱裡。

幸好,在技術的改良下,「冰箱殺人」的印象已經逐漸從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離去了。但如果你是骨董冰箱迷的話,可請千萬小心囉!

參考資料

  1. Death by Refrigerator by B. J. Hollars — The Normal School
  2. Refrigerator death – Wikipedia
  3. The Reason Fridge Doors are Magnetic Today Is Terrifying
  4. Effectiveness of measures to prevent unintentional deaths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from suffocation and strangulation
路那
路那

辦公室調查員

心情隨著天氣變化起伏,熱愛香水,擁有一隻野生的馴化貓頭鷹。人生的格言是"Revenge. It’s even better than biscuits.",但到現在都還沒復過仇。

文章: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