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一棟著名的鬧鬼大樓,那就是位於中山區的錦新大樓。這棟坐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卻又有「台北市第一凶宅」之名的神祕大樓,過往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件,才擁有「第一凶宅」的稱號呢?
蝴蝶大廈,包租出售
錦新大樓的前身,從現有可查到的資料,推測應該是穩泰建設推出的「蝴蝶大廈」。這棟位於新生北路與錦州街交叉口的大樓,大約完工於1976年,並在同年推上市場販售。樓高14層的蝴蝶大廈,以「多功能大樓」為號召。它不僅有「直達錦州街陸橋的旋轉大門」,更將一、二樓規劃為「舶來品中心與餐飲中心」,三到五樓是「套房辦公室」,六樓以上則是「精緻小套房」,地下室還設置快洗中心、美容院、理髮廳、三溫暖中餐廳與電話總機等等。不僅如此,頂樓還設有「具等邊三角形的防火梯及屋頂救災直升機停機坪」,更早在如今的飯店式管理風潮之前,便走在潮流之先地「提供觀光飯店般的管理服務」。
只要每個月一萬元,你就可以擁有夢想中的上流生活!對於當時正處於經濟起飛的台灣人來說,這雖然不是筆小錢,但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的數字。因此,建設公司也很貼心地打出「包租出售」的招牌──想要當包租公、包租婆嗎?來買蝴蝶大廈!和建設公司簽訂三年的包租契約,投資20多萬元,就有保證月租收入9000元喔!大家一起發大財!
儘管擁有這麼先進的觀念,但當年的負責人卻疑似有一屋兩賣的情況,導致了許多糾紛。最後,蝴蝶大廈將240個套房賣給了不同的「持份人」。這些「持份人」共組了「時代大飯店」開始營業。然而沒有多久,他們就面臨了意見不合、經營不善的困境。1982年底,由許姓、謝姓、林姓與程姓四人向時代大飯店的董事長王鐵山承租建築,打算再做二房東分租出去。
幾經波折,這個計畫終於定案。然而,當房東們樂呵呵地發大財時,他們完全沒想到這樣「完美」的計畫,最終卻燒起了熊熊烈火。
時代大飯店的熊熊烈火,燒出玻璃帷幕的公安危機
1984年5月28日上午,14層高的時代大飯店發生火警。這場導致19人死亡,49人輕重傷的大火,是「18年來最慘重火警」,迅速地引發了眾人的關注。除了常見的火場報導(「八樓跳下逃生,壓傷消防隊員」)之外,更大的焦點是集中在這棟大樓的建築型態上。
那就是玻璃帷幕大樓。
幾乎可說是美國式建築代表的玻璃帷幕大樓,在戰後的美援年代,迅速地成為台灣人心目中「現代化」的具體象徵。在高緯度的美國,太陽是稀缺資源,擁有大片玻璃,可反射陽光與保存溫暖的玻璃帷幕大樓受到歡迎可說相當正常。更別說要做出這麼大片的玻璃所需要的工藝技術了,聽起來就高大上。鋼鐵、水泥與玻璃,就此構成了摩天大廈這個現代景觀。
然而,當台灣人仰望摩天大廈,並且將之視為現代化的標竿時,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似乎都忘了一件事:台灣作為一個亞熱帶島嶼,每年有至少六個月壟罩在烤箱般的氣候,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陽光了。然而,在「現代感」就是「高樓大廈!高樓大廈!還有高樓大廈!」的想像下,完全無視於本地氣候的玻璃帷幕大樓,仍在盆地裡雜亂地生長了出來。
時代大飯店那堅固的玻璃帷幕(據稱受災者裡有跆拳道選手,他也打不破玻璃牆),加上當時仍相當匱乏的防災意識(擁有240個房間,且在地下室與二樓都設置餐廳的時代大飯店,逃生用的安全梯竟然只有兩座),在建築物的裝潢均是易燃物的狀態下,讓這場火災成了「煙囪效應」的絕佳示範。在濃煙無法排出的狀況下,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這場大火不僅燒出了玻璃帷幕大樓的安危討論,更逼得市政府不得不直視時代大飯店的另一個問題──色情營業。
越戰男大兵創造的笙歌奇蹟
說到台北市的旅館業之所以得以蓬勃發展,戰爭其實在裡面扮演了重要的因素。韓戰救了國民黨政府,越戰則對台灣的經濟奇蹟有所貢獻。1965年越戰開打,美國將台灣設定為美軍的後勤中心,提供補給、裝備修護與度假的功能。到了70年代,來台度假的美軍人數已達每年20萬人之多,外匯收入超過10億美元。在這之中,最受到大兵們歡迎的娛樂,除了酒與性之外,就是買東西了──是的,購物療法,也適用於男性!
美軍聚集的地方,就是傳說中的「美軍福利社」(Post Exchange, PX)。在這邊販售許多特案進口的美國貨,從菸、酒、衣服到零食(可樂!冰淇淋!)一應俱全。對於當時仍處於戒嚴,因此和外國往來受到多種限制的台灣人來說,美軍福利社不啻於奢侈品天堂。而滿手美金的越戰男大兵們,則是再引人垂涎不過的肥羊。台灣人無法進口美軍喜歡的吃穿用品,但酒和性?那有什麼問題。
美軍福利社的位置在中山北路三段,因此沿著中山北路、民族東路、林森北路、民權東路、農安街、雙城街一帶,成了夜夜笙歌的美妙場所。而為了提供吧女與美軍玩樂,周遭的旅館業也由是興盛了起來。越戰結束,美國人離開了,但色情業留了下來。至今,林森北路周遭仍是台北市有名的笙歌場所。
時代大飯店正是它們其中一員。它的運作模式是這樣的:飯店業者違法分層分租給二房東,二房東或者經營色情行業,或者再次轉租。層層轉租的情況下,不僅出入份子複雜,大樓內部的管線分配也被接的亂七八糟,更沒有人搭理安全梯的逃生門是否暢通無阻。當年許多被困在火場的民眾,後來都表示通往安全梯的鐵門被鎖死,讓他們無處逃生。
火災後,從建管處到觀光局紛紛跳出來說明他們為何明知時代大飯店裡有種種問題,但卻都「無能為力」。最後,檢警將飯店董事長、負責人、飯店保養組長,以及3至14樓旅館部各層負責人等全都移送法辦。時代大飯店,就這樣走入了歷史。
「台北市第一凶宅」的錦新大樓
時代大飯店結束營業後,改名「優仕大飯店」繼續經營到1993年。之後,飯店以套房形式出售與出租,在1996年的火災發生時,已有312名住戶。儘管錦新大樓在1996年的8月左右成立了管委會,然而在周遭環境的影響下,承租者不僅流動率高,同時出入份子也較為複雜。在走廊裸奔吵鬧、大打出手、刀刃相見等,對管理員來說都是日常風景。1996年發生的火災,其實正是肇因於這樣龍蛇雜處的情況:六樓的住戶與他人有了糾紛,憤而縱火燒屋。
這次的火災造成2死60人受傷。死亡人數雖然大大降低,但其中一名死者係因難耐濃煙,自行從高處跳下,卻在墜落途中撞到冷氣機,最後導致身首異處。這個令人感到驚悚不已的細節,與二度遭遇祝融的巧合,更增添了錦新大樓詭異的氣氛──以致於在1986年間在鄰近的林森觀光大廈發生的「燒肉粽事件」,也在口耳相傳下成了錦新大樓發生的故事。
2010年,錦新大樓傳出男友殺害女友後自殺的雙屍命案。算一算,共有23人在此橫死(有些報刊寫24人。多的那一人是哪裡來的?想著想著,調查員忍不住也覺得可怕了起來)。以屋齡不過43年的房子來說,確實有點太高了,也難怪錦新大樓的靈異故事不斷,更被冠上「台北市第一凶宅」之名。
不斷升降的電梯、擺滿牌位的房間,以及親切詢問租客的女鬼
在錦新大樓流傳的鬼故事,大抵上以電梯作為最常出現的場景。根據《東森新聞》的報導,有一名住在10樓的男住戶說他有次搭電梯,電梯卻「自己跑到14樓,又跑到地下室,又跑到14樓,又跑到地下室;最後停在地下室,門打開的時候是一個白色的門,關著。」《TVBS》則報導有住戶曾想搭電梯到1樓,電梯卻直直往頂樓。《ETtoday》則找到一名曾住過此棟大樓的員警,表示他當年想在此處租屋,一出電梯遇到一名年輕女子問他是否要來看房子,兩人便聊了開來。之後屋主來了,女子消失,員警和屋主談到這件事,屋主臉色僵硬地表示員警講的似乎是他以前的房客,「被男朋友騙來做酒店,2個月前自殺走了」(這難道就是消失的第24個人嗎?)
這些鬼故事幾乎都圍繞著「電梯」這個能夠迅速溝通各樓層的現代設備。電梯本身所具備的連接性質,加上錦新大樓的事故其實大多與逃生不及相關,從中其實也不難看出過往事件的陰影是如何幻化為鬼故事生成的樣貌。
另一個讓錦新大樓充滿神秘面貌的,是六樓所在的聯合家祠。這個家祠為何會設置在此,原因不明。有說法表示這是祭祀在此意外身亡的民眾。然而據報導,家祠內的牌位數量高達「百人」,但歷年來的罹難者應該不到這個數字,加上既然名為「家祠」,則這個說法其實有點牽強。
有著靈異傳說的錦新大樓,在進入21世紀後,在頂樓建造了一座土地公廟。居民說這座土地公廟原本在一樓旁邊,後來因為蓋停車場所以移到頂樓。移位之後,大樓的詭異傳聞終於停止,「開始順風順水」。
這或許是土地公與千手觀音的聯手保佑,也可能是管委會勵精圖治,無論如何,1976年就蓋好的蝴蝶大廈,在40年後,終於達成了它原本的目的──讓人們有個小窩,安居其中。
[the_ad id=”8081″]
辦公室調查員
心情隨著天氣變化起伏,熱愛香水,擁有一隻野生的馴化貓頭鷹。人生的格言是”Revenge. It’s even better than biscuits.”,但到現在都還沒復過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