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儀/特派調查員
※本文為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邀請中研院臺史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許雪姬女士與副研究員吳叡人先生於台北國際書展專題講座之第三方紀錄。由於疑案辦長期關注國內疑案,因此本次特別邀請特派調查員前往聆聽並做成記錄,分享給未能與會的大家。
誰是葉盛吉?
葉盛吉是一位跨越戰前與戰後教育培養的醫生。
或者說,他本來能夠留在母校臺大醫學院繼續擔任醫生。生於1923年臺南鹽水的葉盛吉,在十五歲時考入臺南第一中學校(今臺南二中)並自此開始持續寫日記,直至人生的終點。他在1941年畢業,之後至日本留學,到日本宮城縣的仙台第二高等學校就讀。1945年3月畢業後,進入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醫學部就讀。1946年,他回到臺灣,並轉入臺灣大學醫學院完成學業,畢業論文是〈尼采之精神醫學的考察〉。
然而,回到故土取得醫師學位的他,卻對臺灣的狀況日益不滿。他的日記裡,紀錄了許多當時的臺灣社會與二二八事件的景況。1948年,葉盛吉加入了共產黨,同時白色恐怖的氛圍逐漸進入臺大校園,在結束應征召至鳳山的軍醫工作後為避風頭,離開臺北,轉到屏東潮州的瘧疾研究所進行研究工作。終不敵當局監視,因涉入「學生工作委員會案」被捕,關押於保安司令部看守所。不過半年,葉盛吉就在軍事審判中以死刑定讞,被蔣介石下令槍殺時,年僅27歲。
葉盛吉留下的,是一套日記,和一個從未見過父親的遺腹子。其子葉光毅先生決定將這批珍貴的日記交由中研院臺史所儘速典藏、維護。許雪姬所長表示,臺史所將《葉盛吉日記》規劃分為八冊出版,目前已出版五冊,讓更多人能藉此一窺當時的社會情況。
「戰中代」的菁英代表
透過對日記的精讀,吳叡人認為,此套日記中所展現的葉盛吉形象,與二十多年前葉盛吉的同學楊威理為他寫的傳記《雙鄉記:葉盛吉一台灣知識分子之青春.徬徨.探索.實踐與悲劇》(《ある台灣知識人の悲劇―中國と日本のはざまで 葉盛吉伝》,中文版由陳映真翻譯、人間出版社出版)不盡相同,在這些日記裡,吳叡人看到的葉盛吉,是個性格極度敏感、早熟、熱情與內省,不斷地思索臺灣與日本的認同課題,有著複雜思考的青年。
葉盛吉接受的日本舊制高等教育,是戰前日本很重要的菁英養成的教養制度。這也是臺灣「戰中代」菁英在戰前普遍接受過的教育。葉盛吉的同代人,是李登輝、彭明敏,但是後兩者都沒有留下日記。因此,就目前所知,葉盛吉留下了臺灣史料裡唯一一部「戰中代」菁英大量且完整的私文書,必然會成為臺灣精神史的經典,可視為「戰中代」菁英的代表。透過《葉盛吉日記》,我們能藉此一窺大正民主時期自由主義式教養的末端,並連結到戰爭時期日本極端的文化保守主義的問題。有學者稱此為「日本主義的教養」。葉盛吉這樣一位受到日本精神時代的印痕的菁英思想內涵,值得我們從精神史、思想史等方面進行深入挖掘。
是誰殺了葉盛吉?
不斷思索自身認同的歷程,葉盛吉在確認臺灣認同的同時,又發現自己的臺灣認同裡面有很強的日本元素。他發現,臺灣與日本是互相滲透的關係,不是對立的概念,亦不是彼此拉扯。他認為自己是出身臺灣、日本南方之人,擁抱臺灣迥異於日本的自身文化,力圖以「多元文化主義」抵抗戰爭時期軍國主義下強力抹消境內多元文化的同化主義。然而,充分融入日本社會的葉盛吉,卻也在右翼思想的影響下,孕育了「殉道」的精神源頭。葉盛吉在1944年10月12日的日記裡記下:「如果我認為值得的事情,再怎麼辛苦,甚至賭上生命都在所不惜」,顯露出一位早慧、具有領導能力青年的精神圖景。
這樣的精神圖景,即使撐過了軍國主義的年代,卻躲不過戰後極權主義的壓迫。忠於理想的青年,最終無法脫險於殘酷的行刑場。
是誰殺了葉盛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