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白晝之夜特輯03】圓山:飲食男女

說到圓山,如今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每逢週末時此地會開設的熱鬧市集。舊兒童樂園處,綠草如茵,更是台北人熱愛前往野餐的場所。若天氣涼爽,在背山臨河的此地,就著一片涼蔭野餐,自然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此處為遠古時期先民們熱愛在此丟棄貝類殘骸,以成「貝塚」的原因之一吧?自然啦,當時的基隆河此段仍處於潮間帶,半鹹水的環境,也相當適宜貝類的生產。當代人講求「從產地到餐桌」,先民們不僅是如此,更近一步地也直接從餐桌到掩埋場了。

圓山貝塚就在這個狀態下默默地出現。1897年,人類學家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在圓山西麓發現了它們,並據此推測出先民遺跡。圓山貝塚轟動一時,「貝」、「蜆」等似乎就成了此地的關鍵字。就連圓山公園旁販售食物飲料的飲食店,也取名為「蜆茶屋」。

這座蜆茶屋似乎並未受到先民的庇護。1925年9月15日,老闆福田清次郎被發現殞身於基隆河中,遺體在士林河段被發現。蜆茶屋是否因此而轉手,不得而知,然而這並非命運多舛的茶屋最後一次因案件而登上新聞版面。大約十年後的1934年9月,店員尾崎男因與店主女兒私通並盜領公款,害怕事發,故鋌而走險,欲私奔對岸。尾崎抵達基隆,欲搭「長沙丸」出境,不料卻被水上署的平野刑事與吳刑事發現不對勁而遭到逮捕。蜆茶屋被盜領的款項也許可以追回不少,但對店家來說,最令人心痛的應該並非這筆被盜領的款項吧!

說起來,圓山一帶風景秀美。除了蜆茶屋外,另外應該有一些著名的飲食店才是。據聞,台北的漢詩社南雅吟社曾在圓山四時美旗亭與蜆亭開設例會,追悼漢詩人久保天髓。四時美旗亭與蜆亭是否為同一地點?又位於圓山何處?他們的拿手料理中,是否有蜆湯?這些,都有待未來的考證囉!

路那
路那

辦公室調查員

心情隨著天氣變化起伏,熱愛香水,擁有一隻野生的馴化貓頭鷹。人生的格言是"Revenge. It’s even better than biscuits.",但到現在都還沒復過仇。

文章: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