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月餅引發的血案,與「中秋博餅」的故事

檔案調閱2537次

最近為了寫幾起分屍命案,看了大量的舊報紙。在這些舊新聞中,竟也能找到和中秋相關的案件。

1953年9月23日,在迪化街364巷41號,李慶祥與陳憲清這兩個好朋友,半夜不睡覺也不賞月,坐著開講無聊了,決定用月餅來賭博。或許兩人酒喝多了吧?原本是一場無傷大雅的博弈,卻為了下注多少的問題發生口角。接著,陳憲清衝去廚房拿了菜刀,砍了李慶祥。萬幸的是李慶祥傷不致死,而陳憲清則很快地被警察給逮捕。

當初看到這起舊聞時,只覺得到底是哪來的靈感,為何好賭到會想用月餅賭博呢?然而稍作查詢後,我才發現,這根本就是個淵源長久的傳統!金門縣政府從 2005 年起每年還都舉辦賭月餅大賽!(人家的正式名稱明明就是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的傳統

原來,所謂的「博餅」又稱「博狀元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據傳這個寫作賭博念作民俗的活動,是鄭成功手下將領洪旭為了穩定軍心而發明的,之後因為太好玩了於是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博餅的玩法,是隨意投擲六粒骰子,按組合決定參加者的等級與可以得到的獎品,等級最高的被稱為「狀元」。博餅不只能拿來定輸贏,還能來預測未來一年的運氣──擲出全紅,氣勢如虹,擲出全黑,未來黑黑。

除了拿來賭之外,在進入工商業社會後,月餅竟然也成了需要分期付款的商品。1950年代,香港的月餅售價約佔一般工人月薪的一成,但當時又流行送禮風氣。不得不送的狀況下,現在也很夯的奇華餅家等商家,發起了分期付款的「月餅會」。月餅會不僅能分期付款,還享早鳥優惠,因此消費者趨之若鶩,盛行一時。這個概念後來在中國發展,形成了「月餅期貨化」的特殊現象──隨著時代的進步,賭博的方式也確實地在改變了呢!

佳節的餽贈

月餅之所以產生了這些令人驚訝的「經濟價值」,其實背後的原點,是在於月餅本身存在的社會意涵。按照蔡珠兒在《饕餮書》裡面的說法,明代才出現的月餅,「一開始就是相互餽贈的社交禮物,而且份量頗大,必須眾人分而食之,蘊含了中國倫常與共食制度的精神。」它的本質其實是一份美好的祝願呢。

「中秋博餅」的起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你今天吃月餅了嗎?

[the_ad id=”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