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5日,從美國傳來一個令台灣大感震動與驚訝的案件,便是#南加州教會槍擊案。在希望死者能安息主懷、為傷者祈禱平安之餘,這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又是為了什麼?也成了台灣熱議的話題。
#中國人或台灣人?
位於南加州橘郡拉古納伍茲(Laguna Woods)的「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5日發生了一死五傷的槍擊案。槍手為1953年出生,今年68歲,居住於拉斯維加斯的男子周文偉(David Wenwei Chou)。由於周文偉本身雖具有台灣背景,但其認同較偏向中國,因而一度傳出其身分為中國華裔。直到台灣駐洛杉磯辦事處長黃敏境確認其身分為台灣外省第二代華裔美國移民,關於他身分的討論才終於有了結論。然而,有了結論不代表就塵埃落定。特別是周文偉的行兇動機似乎又與政治有關。因此,周文偉的認同到底為何?他的政治傾向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抱持著這樣的政治傾向?也就成了下一階段的最引人矚目的問題。
這些討論,令人彷彿夢回1980年代的「中國結、台灣結」論爭。
這場論爭,較近的起源,一般認為源於1980年代初對台灣文學定位的討論。台灣文學是獨成一格的文學,抑或只是中國文學中的邊緣者?伴隨著稍後〈龍的傳人〉創作者侯德健經香港抵達中國所引發的騷動,使得台灣知識份子開始討論「台灣意識」是否存在,以及它的定位為何等問題--它是「中國意識」的一部份嗎?抑或是擁有足以與「中國意識」平起平坐的地位呢?
由30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伴隨著台灣社會的發展,「平起平坐」的主張顯然較「包含在內」的主張更獲認同。然而這並不代表此一論爭已塵埃落定。倒不如說,參與論戰者的身分與光譜都更為廣闊了--由早前登得上雜誌的知識份子之間的論戰,普遍化到今日在社群網站上筆戰著的你我。在科技迅速發展下,觀念的傳播、普及與衝突,也隨之而來。與此同時,在全球化的大旗下,前往國外讀書、打拼的台灣遊子,也慢慢地發現原來「身分」這種事,不是你不去管,它就不存在。這顯示了,即使不是「知識份子」,「身分認同」這個問題仍然是身為普通人的我們所會遭遇,也會困惑的。社群網站上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彼此攻訐,實際上正是論爭尚未塵埃落定的具體展現。這次的憾事,可以說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尚未結束的論爭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也因此,我以為,或許沒有什麼比 #統獨都是假議題 的這種說法還要無視於現實的了。認為 #統獨都是假議題 ,或許比將頭埋在沙子裡,覺得自己看不到狩獵者就安全了的鴕鳥還愚昧--鴕鳥至少知道牠的頭埋在沙子裡。
#在政治認同以外
但,一件事的發生,不見得只有單一的原因。很多人都會在網路上嘴砲,但卻極少人會真的付諸行動。而即便沒有詳細的統計數據,由年過六旬的長者發動的大屠殺也屬罕見。無可否認,就目前所見的證據中,兇嫌周文偉的動機顯然帶有仇恨犯罪的成分。然而,是什麼讓他有別於網路上的隨口發洩,而是做出了詳盡的策畫,甚至造成了憾事?
伴隨著時間的過去,周文偉的生活環境也被挖掘了出來。據美聯社的報導,周文偉因曾遭暴力搶劫受重傷,近來家中有變故,過去幾個月心理很不穩定。而據台灣的網路消息,自稱退休教授的周文偉,之所以現在會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當警衛,其原因也與他不穩定的財務狀況,以及妻小均不在身邊有關。由目前的情報看起來,他與一起工作的同事們感情似乎也不是特別緊密。換言之,在兇嫌的身邊,很可能除了一起談論政治的「友人」之外,別無什麼可以聊天的對象。既然是因為政治而聚集在一起,那麼,他們聊的話題肯定也無法脫離政治。
他們會談及生活嗎?不確定。但許多人不喜歡與同儕談論自己生活上的困苦之處,就算講了,最終需要負擔責任的也絕都不是自身,而是很爛的老闆、太糟糕的家人、糟糕的大環境、惹人討厭的政治人物……。當日積月累的挫敗,只有單一團體、單一話題的作為情緒發洩的出口時,變得偏激幾乎是理所當然。再加上團體中以激烈為尚的風氣,是不是也推了一把呢?
#過於偏激的修辭
在討論仇恨事件的時候,修辭往往是一個重點。在某個層面上,我們是透過修辭去理解世界。我們所用以譬喻的,正是我們希望那些事物被認知的樣態。因而,當選舉成了「選戰」,當選舉策略成了「選戰戰略」,那麼我們是否就不將對手視為理念不同的家人,而是視為戰爭概念下的敵手?當我們選擇在造勢晚會上唱軍歌(「我明天要出征」)、大喊軍事口號(「殲滅XXX!」),營造出一場擬戰爭的時候,內心是否恨不得嗜其血肉?當我們選擇以蔑稱(「綠畜」、「藍蛆」、「塔綠斑」)互稱他群時,是否正慢慢地將之非人化?是不是在這樣偏激的修辭,與更為偏激的團體風氣下,周文偉慢慢由一個「統派」,成了一個殺手?
#未解之謎
由於目前案件的全貌還在偵辦中,上述的討論也只是數千種可能性的其中幾種。兇手的動機是什麼?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麼?疑案辦也將持續追蹤下去。
辦公室調查員
心情隨著天氣變化起伏,熱愛香水,擁有一隻野生的馴化貓頭鷹。人生的格言是”Revenge. It’s even better than biscuits.”,但到現在都還沒復過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