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件命案的開端,都是從發現屍體開始。
但你有沒有聽過沒有屍體的殺人案?
2001年6月,40歲的留英女家教老師張靜華突然無預警人間蒸發,男友在聯絡不到人的情況下報警協尋。警方於張女住處採集到大量的血跡等跡證,懷疑她恐已遭害。然而,檢警儘管鎖定了嫌犯,卻始終無法找到屍體,案情也一度陷入膠著,甚至讓人懷疑:她真的已經死了嗎?
如何能夠起訴與定罪?
張靜華的屍骨時至今日仍然下落不明,照理說這樣的案子大多石沉大海。然而,檢警於現場採集到的跡證,透過科學鑑識的方式,不僅起訴了嫌犯,甚至還讓法院判刑定讞。
這是台灣第一宗沒有發現死者遺體,但仍能讓嫌犯判刑定讞的案例,也代表了鑑識科學在解決刑事案件上的重要性。
讓我們回到2001年。
時年40歲的張靜華,是留英碩士,返台後在台北市大安區租屋並開設英文家教班,張女面貌姣好,經濟狀況也不錯。她個性活潑外向、交友廣闊,喜歡跳國標舞,在友人介紹下參加婚友聯誼會,認識了許多中年未婚友人。由於個性討喜加上身家背景不俗,追求者眾。
2001年6月14日,張靜華的吳姓男友早上才離開張女家,但中午打電話聯絡時就找不到女友。男友感到有一絲不對勁,因為他知道張女這一天並沒有要出門。男友一開始也許還不覺得有什麼,只猜想她大概臨時外出,但打了幾次電話都沒人接時,開始起疑。
其實那一天,不只是男友找不到人,包括家人和學生,也都連絡不上她,這對生活作息規律的張女來說,是以往從沒發生過的事。
和人一起消失的浴簾及掛杆
吳姓男友認為事有蹊蹺,於是隔天直接來到張女位於復興南路的住處找人,但無論他怎麼按門鈴,屋內都無人回應。於是先找來鎖匠想要開鎖,但張女住處的門鎖複雜,鎖匠一時開不了。
男友猜測張女可能在屋內發生意外,非常擔心,只好聯絡消防人員,當天深夜消防人員利用雲梯車,從張女住處的窗戶破窗進屋。隨後消防員打開大門,讓張靜華男友、家屬進來。
眾人一進門,並未在屋內發現張靜華的蹤影,但除此之外並未發現有任何不尋常之處。客廳擺設正常,現場並沒有任何打鬥凌亂的痕跡,主臥室看來也很正常,床上的衣物摺疊地很整齊。彷彿張靜華只是單純外出,尚未返家的樣子。
但男友進入主臥室內的浴室查看時,雖然也沒發現有什麼明顯的異樣,卻感覺狀況有些不對。他仔細想想,發現原來是浴缸上方的浴簾及掛杆、兩條大浴巾、地墊,和一些盥洗用具不見了。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倒也沒什麼,有可能是張靜華臨時改變了浴室的陳設方式。但浴室還出現了其他不該出現的東西,就讓人匪夷所思了。是一罐寶特瓶裝水,以及一台原本擺在臥室的電風扇。
出現瓶裝水或許還說得過去,但誰會在浴室裡放電風扇啊?
另外還有一件異常的事,就是張靜華平時的外出鞋依然整齊地擺放在鞋櫃裡。難道她沒有穿鞋外出?
吳姓男友覺得很奇怪,決定向轄區大安警分局報案失蹤。
上百處清洗過的血痕
大安分局的轄區派出所及刑事組員警到場查看後,也覺得情況有異,便請求鑑識人員到場採證。鑑識人員畢竟是專業人士,果然發現了張女親友未曾注意到的一些細節,而這正是此案的最關鍵之處。
由於張女浴室內的浴缸和洗臉盆都是棗紅色,與血的顏色相似,本來沒人注意到此處有何問題。但鑑識人員在上面發現一些相似顏色的斑點,而這些斑點,對於一個有經驗的鑑識人員來說,一看就知道這是清洗過的血痕。
鑑識小組很快地就鎖定浴室進行仔細的採證,經過噴灑化學顯影藥劑進行細部的勘察後,果然發現浴缸的接縫、洗臉盆下方,甚至是門框底下,都有血跡反應。最終,鑑識人員在區區不到兩坪的浴室,發現有血跡反應的地方竟然有上百處。研判張靜華在浴室大量留下血跡,但被歹徒擦拭清洗過。而這些血跡後來經過DNA鑑定後,確定就是張靜華所遺留的。
另外,鑑識人員還在浴室門口各採集到一枚非張女本人的右手掌、右腳掌掌紋,根據其大小猜測,應是成年男性,研判是歹徒遺留。
至於為何浴室中原有的浴簾、浴巾、腳踏墊會不見?而卻多出不屬於浴室的電風扇、瓶裝水呢?這又代表了什麼?
參與該案鑑識工作的時任台北市警局鑑識中心主任的謝松善,日後在其著作《阿善師的告白--一位老探長的鑑識實錄》中曾回憶提到:「由於現場四處遺留清洗過的血跡,可能是刷洗浴室的『粗活』很辛苦,兇嫌又熱又渴,所以取來喝水、搬來吹風。此外,電扇亦可用來吹乾清洗後的浴室。
而家屬說的浴簾、大浴巾等東西消失不見,則可能是因為沾染血跡,直接被處理掉了。不過,這部分只是引起警方注意的可疑異狀,並非張女遭遇不測的直接證據,重點還是在透過鑑識所發現、散布四處的血跡反應。
也就是說,家屬親友在第一時間於浴室發現的異樣,其實並沒有真正帶來實質性的證據。然而,卻是因為親友注意到了這些異樣而報警,反倒讓警方查出真正具有關鍵性證據的跡證。
或許,這也算是冥冥中註定吧!
積欠上千萬元債務的可疑友人
回到現場鑑識的結果,警方認為,幾乎整個浴室都有血跡分布,代表流血量極大,懷疑張靜華恐怕凶多吉少。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如果張女還活著,那麼人在哪裡?若是已死,也總要看到屍體吧!
根據過往警方辦案經驗,浴室是最佳的分屍地點,方便清理滅跡。這次在張靜華的浴室中,發現大量的血跡反應,但卻沒找到屍體,甚至連屍塊、骨屑都沒有遺留,懷疑可能早已被流水沖走。
由於屋內沒有打鬥痕跡,門窗也沒有遭到破壞的跡象,警方研判歹徒應是張女熟識之人,張女曾開門讓他進入屋內,而命案第一現場應該就是在這間屋子裡。
但是找不到屍體,案情無法進一步釐清,警方只能從張女身邊的熟人中開始清查。
警方調閱張靜華過去的通聯紀婦,過濾出十餘名較常與她聯繫的友人進行清查,發現有一名李姓的男性友人,剛好就在6月14日張女失聯當天上午曾與她透過電話多次聯繫,另外透過床邊傳真機的傳輸資料與通聯紀錄,初步確定張女最後可能接觸的人也是這名男子。
這個男人名叫李正位,是名在中國大陸開設皮革工廠的台商,兩年前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張靜華。
警方鎖定李正位進行調查,發現他近年來因公司業績持續下滑,積欠上千萬元債務,當年三、四月間返回台灣籌措資金,但並不順利,疑似看上張靜華近億元的定存財產,可能因此興起謀財害命的念頭。
警方透過手機基地台的紀錄,發現住在台北縣永和市的李正位,在6月14日當天的手機定位曾長時間留在台北市大安區,而這裡剛好是張靜華的住處位置。
他在這裡做什麼?是不是就是在行兇後清理屍體呢?
而當天深夜,或者說是隔天凌晨,李正位的手機定位又出現在台北縣金山鄉,這難道代表他將處理完的屍體,遺棄在了無人跡的北海岸?
警方連忙聯繫李正位,希望他能出面說明情況。李正位原本答應隔天接受警方約訊,但沒想到就在約訊的當天一大早,他就搭了頭班離境的班機飛往中國大陸,放了警方一個大鴿子。
就幾乎在同時,警方在張女家中發現了一個關鍵點,就是張靜華的信用卡、提款卡及存摺不翼而飛。而調閱張女的銀行交易紀錄後發現,張女的信用卡竟然在她失聯後還有消費紀錄,也有從ATM提款的紀錄,甚至還有人持她簽名過的支票到銀行軋現。
而警方透過監視錄影器發現,到銀行軋支票、持信用卡盜刷的人,赫然就是約訊落跑的李正位,而從ATM提款者則是李正位的妹妹李桂芬。
這麼一來,案情似乎逐漸明朗,警方認為李正位謀財害命,殺害了張靜華後到北海岸棄屍,並盜用她的資金,而且在被警方關注時又畏罪潛逃出境。
案件看似將可輕鬆解決,接下來警方只要想辦法讓李正位回台接受調查,以及找到張靜華的屍體,就能將其定罪。
但事情會有那麼簡單嗎?
(未完待續)
[the_ad id=”8081″]似記者不是記者,似作家又不像作家,一個愛說故事的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