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亮案】匪諜之死,未討之罪(上)

厭世學者/調查員 檔案調閱1068次

解嚴後,威權的陰影似已遠去,新的時代正要來臨。大多數人平安渡過了危險,目光朝向未來,汲汲營營尋找下一個發大財的機會。卻有人始終為過去囚禁,為了聲張正義,試圖撬開那潘朵拉的盒子。

 

咚!

一樣東西落下月台,火車則揚長而去。

空洞的迴音響徹了清冷的中壢車站,轉瞬又復歸寂靜。

站務人員起初以為那是件行李。但又有哪一種行李長著四肢,還一顫一顫地口吐白沫呢?

「不好,快叫救護車!」

那是位白髮老人,被發現時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頭部受到撞擊,意識不清。也許他本來要去探望孫子,卻不幸遇上這種突發事件,讓站務人員們看了都不勝唏噓。

然而,他們隔天看了報紙才知道,那可不是位普通的老人。看似人畜無害的長者,原來竟是潛伏軍中的共產黨特務,曾於三十六年前策畫了刺殺蔣介石的行動。

時值1991年的冬天,解嚴後已過了四年,69歲的郭廷亮在車站發生了「跳車意外」後數天死於腦溢血。身為匪諜的郭廷亮,如何活過了保密防諜的戒嚴時期,又是如何在解嚴後離奇死亡,如今的我們能否知曉一切呢?

圖一:郭廷亮跳車意外報導

 

一樁毫無疑點的跳車意外

相較於郭廷亮驚世駭俗的身分,他的死亡則顯得波瀾不驚。事發過後,站務人員們齊聚一堂,七嘴八舌討論著事件的起因,那時他們都尚未知曉老人的真實身份。

圖二:郭廷亮跳車現場還原圖

 

魏建爐擔任旅客嚮導員已數十個年頭,車站中能發生什麼事,對他來說都無甚稀奇。也因為他十分熟悉月台的環境,才能率先察覺異狀,成為現場的第一發現者。

「我沒看清楚他是怎麼跌下來的,只是隱約看到個東西被丟下來。不過,」魏建爐頓了頓,表情不屑地說,「這種人我很清楚。他們總是在火車入站或出站時跳下車,好趁著我們不注意溜出月台逃票,可惜這次栽了跟頭囉。」

「也就是說,他是自己跌下月台的?」

事發當時的值班員警黃良峰,此時湊了過來,努力貢獻自己的物理學知識:「根據我的了解啊,跳車時有兩種不同的狀況:如果是右腳先著地,因為慣性作用,所以整個人會往前趴;如果是左腳著地,一定會往後倒。」

「不不不,這跟哪一腳先著地根本沒有關係。」站長陳榮興忍不住出言糾正:「火車給你的慣性是向前的,所以你只要著地的那一刻往前跑,就不會有事。」

「所以說,他可能是因為向後跑,所以往後仰倒,頭先接觸地面,造成腦部重擊囉。」副站長徐增強為這個討論做了總結。

「可是,我在他口袋裡發現了這個。」不知道是誰拿出了一張車票,上面清楚顯示著台北與中壢的站名,洗清了老人逃票的嫌疑。

那麼,老人究竟是為何會跳車呢?

最後,站務人員們得出了一個「最為合理」的結論:這名不幸的乘客發現坐過了站,情急之下拉開手動門跳車,但沒有站穩,於是跌倒撞到後腦勺。

因此,這整個事件完全是一場意外,新聞媒體與檢調單位也抱持相同的意見。

然而,社會輿論卻不這麼認為。新聞媒體連續報導了將近一個月,中國時報甚至還用整整一面全版來節錄郭廷亮手提包內的信件內容。郭廷亮的家屬與同袍也認為這絕不是件意外,甚至有可能是蓄意謀殺,呼籲檢警嚴加詳查,也拜託任何目擊證人出面指證。

究竟郭廷亮的家屬與同袍有什麼證據,能夠翻轉這件公認的意外?而郭廷亮又是何許人也,無足輕重地落下月台,卻能激起如此滔天巨浪?一切的一切,都要追溯回三十六年前一場動搖國本的陰謀。

 

郭廷亮究竟是何許人也?

1937年,日本正式全面入侵中國。

圖三:即將入緬的孫立人

1941年,剛滿20歲的雲南小伙子郭廷亮,同那大時代下的諸多青年一樣,國難當頭,便憑著一股熱血加入軍隊,並即將在戰場上葬送自己的大好青春。

不過,郭廷亮此時卻遇見一位命運之人,讓他免於毫無意義的犧牲。剛從美國歸來的孫立人,成為了郭廷亮的長官,並即將在戰場上大展身手。

與黃埔黨校或地方軍閥出身的將領不同,孫立人懷抱著身為中國人救國救民的理想,同時也經歷美國軍校洗禮,既是嚴厲的長官,卻也是戰場上帶頭衝鋒的龍頭。他帶出來的新一軍,無論士氣、軍容、訓練、紀律,在全中國沒有軍隊能與之匹敵。

郭廷亮也許真的是祖上積德,才能夠進入孫立人領導的新一軍。當同為緬甸遠征軍的杜聿明奉命率隊闖入有去無回的野人山,孫立人斷然抗命轉進印度,拯救了將士們的性命;當全國軍在日軍面前節節敗退,只有新一軍能以少打多大敗日軍,還順便解救了被圍困在仁安羌的英國軍隊;當共產黨在各地一點點地蠶食鯨吞國民黨的部隊,能反轉敗局的惟有郭廷亮和他的弟兄們。

圖四:新一軍的將士們

 

短期來看,郭廷亮確實是較其他中國軍人來得幸運得多。但往後,他或將為此付出難以計數的鉅大代價,捲入無可遁逃的深淵。

正如所有中國名將的命運一樣,能打敗他們的,往往並非戰場對面的敵人,而是身旁的豬隊友。孫立人上次在緬甸的正確決定,讓同行的杜聿明眼紅,偷偷向蔣介石打小報告,說孫立人擺爛,害得本來快要殲滅共軍的孫立人,被從東北遠調到南方小島的台灣。

陣前換將的新一軍沒幾天就被無能的新指揮官給打光,隨著瀋陽一同陷落。殘存的兵士做鳥獸散,各自逃命去了。而郭廷亮不知道哪裡搞到了共產黨專用的通行證,帶著在瀋陽結識的妻子,奇蹟似地逃到台灣投靠孫立人。

曾經隨軍跑遍了大江南北的郭廷亮,後來就安身於眷村,成為訓練新兵的教官。

1955年5月25日的傍晚,郭廷亮剛結束教官的工作,一如既往地帶著學生與同袍來到家裡吃飯,順便議論國是。突然間,一群憲兵衝進家裡,將在場所有人團團圍住,連同郭懷有身孕的妻子、四歲兒子與兩歲女兒全部押上車,帶往鳳山海軍招待所。幾名同袍眼看情況不對,連忙翻牆逃跑,但也在數日後落網。在這幾天之中,新一軍的軍官悉數遭到逮捕,前前後後達三百多人。而他們的罪名,是為共匪工作,試圖刺殺蔣介石,引發全台動亂。

這個事件曝光後,立即引爆各界震撼。要知道如此規模的叛亂,在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以來前所未見。新一軍在國軍中擁有最為輝煌的戰績,其領導孫立人上將不僅深受美國信任,也被視為蔣介石最有力的接班人。若是新一軍的軍官幾乎都被共產黨滲透,那麼孫立人也難辭其咎,甚至有可能是層級最高的匪諜。

事發後的8月3日,孫立人主動向蔣介石請辭,雖遭挽留,但據說辭意堅決,誰也無法說動。退休後的孫立人住在特別規劃的孫公館中,有專屬的司機與警衛,美其名是保護,實際上就是軟禁監視,一代名將於是就這麼退居幕後,不再出現於歷史的舞臺。

 

轟動全台的叛亂案

圖五:郭廷亮匪諜案爆發

那麼,郭廷亮究竟是如何潛伏在軍隊中長達十數年,而情報單位又是根據什麼證據將他逮捕歸案的呢?

1955年8月20日,在郭廷亮等人被逮捕的三個月後,九人調查委員會在蔣介石總統的命令下正式成立。其成員包括陳誠、王寵惠、許世英、張羣、何應欽、吳忠信、王雲五、黃少谷、余大維,均是當時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足以彰顯此案之重大程度。

同年10月8日,調查報告出爐。證據顯示郭廷亮在1948年駐守東北瀋陽其間,與米棧店長白經文、白經武兄弟認識,經其介紹與李玉竹結婚。郭後來受白的蠱惑,答應在臺進行兵運工作,為共軍攻臺打下基礎。1948年底,東北瀋陽淪陷後,郭廷亮拿著共軍提供的解放證逃出,抵達台灣投靠孫立人,潛伏了一段時間。直到1954年的一天晚上,有個操著北方口音的陌生人來到家門前,說:「白先生要我來看你。」此即為開始行動的暗號。

此後,郭廷亮利用與孫立人的關係,積極在部隊中奔走。當時,孫立人交予郭廷亮一項「聯絡工作」,希望他在各個部隊中找一個熟人擔任負責人,既形成部隊中的小組織,又在部隊間產生橫向聯絡,以達勉勵士氣之用,進而形成一股力量,對上級發動苦諫。然而,郭擅自在過程中藉機傳播流言、挑撥離間、煽動不滿,企圖將兵諫激成兵變。

最後的高潮,便是屏東事件。1955年6月6日,為慶祝盟軍登陸諾曼第11周年紀念日,住紮臺灣南部的國軍幾乎全數出動,提前操演了數個禮拜,好不容易等到了這一天。當天下午2點,大太陽底下三萬將士嚴陣以待,等著蔣介石總統的到來。同台的還有在台美軍顧問團長蔡斯將軍、美國遠東聯軍統帥泰勒上將等重量級人物,其中甚至包括參軍長孫立人本人。

如此盛大的場合,理所當然需要最高等級的維安。然而負責把關的守衛卻發現,許多參加閱兵的士兵竟然攜帶實彈,還有多把已上膛的步槍。而當天同一時間,附近的里港正在上演的實兵演習,迫擊砲竟對準著蔣介石等貴賓所在司令台的方向,好在鄰近的士兵即時察覺,才沒有釀成大禍。這次的事件被視為郭廷亮企圖謀反的鐵證。

幸好,在事發前的1955年5月25日,根據線人密報,掌握情資的情治單位伺機出動,發動全台規模的大搜捕,聯合憲兵和警備總部,將相關人員一一逮捕歸案,及時阻止了叛亂的發生。

 

深受國家照顧的匪諜

台灣軍政界的重大危機,看似就在情治單位的努力下落幕了。然而對那些匪諜來說,漫長的折磨才正要開始。

1956年9月29日,匪諜郭廷亮被判處死刑,但幾乎就在同時,蔣介石的特赦命令從天而降,將死刑減為無期徒刑。至於為何一向痛很共諜,欲除之為後快的蔣介石,竟會赦免郭廷亮的死刑,詳細原因至今仍屬未知。

1975年,郭廷亮獲得特赦即將出獄。但他萬萬沒想到,等著他的不是回歸文明社會,而是發配邊疆。在保密防諜盛行的當時,一日為匪諜,則終身為匪諜。由警總特別發下的命令,匪諜郭廷亮莫敢不從,於是受警總之聘到綠島擔任英文教官。然而當他在綠島上岸之後,才發現根本沒有這個職缺。警總綠島指揮部一開始將他安置在後勤部工作,後來再轉調圖書館管理員,到了1983年甚至與郭廷亮簽了合約,讓他在綠島養起鹿來了。

圖六:郭廷亮於綠島抱著他飼養的小鹿

郭廷亮為了營生,不得不接下這些半強迫性質的工作。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他也愈來愈渴望回歸本島,過個正常人的生活,安享餘生,不過他的要求每次都遭到警總方面駁回。但為了安撫他,警總也祭出了更優渥的報酬,更彈性的休假,終究是將他給留住了。此後每個月,郭廷亮都會回台灣本島數日,直到發生了那場跳車意外。

警總對於郭廷亮的處置實在特殊,就算刑期已過,仍然硬要用各種名義將他留在綠島這個他們可以監控的環境。而他們對待郭廷亮的態度,卻不像是面對頑劣的叛亂份子。反倒許多警總人員和他關係良好,就像長年交往的朋友。郭廷亮每次回台灣本島,總是會帶上一些伴手禮贈與他們。與此同時,郭廷亮被滯留在台灣的家人,居然住在警總特別安置的獨棟房舍,還每月收到足以維生的安家費。

這種善待叛亂犯的情況,顯然與我們對於戒嚴時期政府的認知完全不同,要不是我們活在平行時空,就是這件叛亂案另有隱情。

幸好,郭廷亮並不是沒有留下死前留言。

當年邁的郭廷亮發生跳車意外時,他身邊的手提包中其實還有現金十五萬與一封信。而那封信原來是一封三萬字的陳情信,鉅細靡遺地描述了1955年的所見所聞。不過裏頭的說法,竟然與官方版本大相逕庭。究竟信中說了什麼,哪個版本的說法才是真相,就讓我們下回揭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