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奧良斧頭殺人魔】恐怖爵士樂之夜,斧尖上的顫慄音符

余峯/調查員 檔案調閱880次

 

如果你曾在1919年3月19日的夜晚造訪紐奧良,你會發現,這座城市處處充滿了爵士樂。彷彿這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家家戶戶應播放爵士樂,以完成某種儀式。

若更仔細地觀察,可以注意到,演奏著音樂的,是一雙雙顫抖的手;而閉眼聆聽的人們,不像是在享受,反倒像是在禱告。

這一切,正是肇因於一個不尋常的犯罪預告 ── 惡名昭彰的連續殺人犯宣稱自己將於此夜現身,但只要在家中演奏爵士樂,便饒了你的小命。

一封來自「地獄」,署名為「斧頭殺手」(The Axeman)的信寄到了當地的報社。這名殺手宣稱「我不是人類,而是靈體,是來自極熱地獄的惡魔」,這種自稱聽起來簡直中二得可笑,但當時的人們卻是看得冷汗直冒,無法以笑話來看待。因為他們知道,這名斧頭殺手,搞不好真就是那名犯下多起凶案卻仍逍遙法外的殺人魔。因此當殺手在信中表示「週二晚上沒有聽爵士樂的人,等著吃我的斧頭吧!」的時候,所有紐奧良的民眾只能照做。

究竟這名「斧頭殺手」是何方神聖,竟能使讓整座城市陷入如此的恐懼之中?

專輯封面”The Mysterious Axeman’s Jazz (Don’t Scare Me, Papa)”,根據紐奧良斧頭殺人魔事件於1919發布

斧頭之前,並非人人平等

1918年5月23日的夜半凌晨,紐奧良斧頭殺人魔首次展開他瘋狂的犯行。第一對受害者是義大利裔的雜貨商夫婦,約瑟夫‧馬吉歐(Joseph Maggio)與凱薩琳‧馬吉歐(Catherine Maggio)。兇手鑿開房子後門,用剃刀割開熟睡中的被害者的喉嚨,接著再用斧頭重擊他們的頭顱。當被害者的兄弟們發現兇案現場時,凱薩琳已經喪命,那深得幾乎要讓她身首分離的傷口揭示著兇手的殘忍;約瑟夫雖仍有一口氣在,但不久後也傷重身亡。

此時紐奧良居民們仍不知道的是 ── 這起殘暴的謀殺,僅是一連串兇案的序曲罷了。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這名殺人魔以類似的手法襲擊了十幾位居民,造成多人死亡多人重傷。他總是在深夜時分來訪,兇器「就地取材」地取自被害人家中,不僅酷虐的殘殺手段缺乏憐憫,甚至連犯案目標的選擇上都毫無一絲仁慈。不管是男是女,是八十歲老人或兩歲幼童,都可能成為他的狩獵目標。斧頭殺手名聲愈響亮,民眾的恐懼就愈深 ── 天知道自己會不會被盯上?名為恐慌的瘟疫,就這麼在紐奧良散播開來……

20世紀初的義大利裔美國店主

要找出連續殺人犯的真兇,動機往往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從現場沒有財物遺失的狀況來看,應可將金錢這項動機排除;而這麼多的被害人,彼此之間會有什麼足以形成動機的事物呢?還是兇手真的是無差別犯案?如果仔細比對受害者名單會發現,斧頭殺手所選的目標,似乎特別針對義大利裔的雜貨商。這樣的種族問題會與他的動機有關嗎?

在美國當時「黑白分明」的社會裡,義大利移民處於一個有點尷尬的地位。1880至1920年間,大量義大利人移居美國,這些移民多半來自西西里島等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因應棉花田與甘蔗田的廉價勞力需求而來。這些義大利移民自然並不「黑」,但與黑人一起工作的他們,在當地白人社會的眼中,跟黑人、黃種人,或其他「非白種人」的團體都沒什麼差別。或許是因為這樣,他們努力工作,省下每一分錢,嘗試發展起商販生意,讓自己脫離了勞工階級。在這造成階級流動轉換的過程中,是否種下了招人嫉恨的種子呢?

又或者,這名來自極熱地獄的惡魔,真的就是想要推廣爵士樂呢?

是幫派仇殺還是真有瘋狂殺手?

隨著慘案一件件地發生,數名嫌疑犯被警方鎖定,然而沒有一個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他就是兇手。第一起事件中,割開被害人夫婦喉嚨的剃刀,正好是該事件的第一發現者,也就是被害人的理髮師兄弟所擁有,因此讓其成為了警方的頭號疑犯,但最終警方沒有找出他證詞間的破綻,遂將其釋放。第二起襲擊的被害者情侶兩人皆受了重傷,身為情婦的女方在斷氣前,指控男方就是襲擊他的兇手,讓男方一度入獄,九個月後才被釋放,然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斧頭殺手在這之間並沒有停止犯案。

其後雖不乏有幸運逃過死劫的被害人,但要麼就是頭腦受損而喪失記憶,要麼就是目擊的情報也難以鎖定兇嫌的樣態。當然無法排除集團犯罪的可能性 ── 自西西里島人將其「仇殺」傳統帶來紐奧良後,這裡便一直不乏惹事生非的義大利犯罪團夥 ── 是否有幫派涉入其中,也是警方調查的重點之一。然而有專家指出,諸多跡象讓此案不像是幫派分子所為,好比失誤留下活口,或沒使用槍械作為兇器等,否定了這個猜想。

一名研究此案的作家認為,斧頭殺手是名叫做約瑟夫‧莫弗力(Joseph Momfre)的男子。根據他的說法,約瑟夫在1921年被一名女子射殺,而這名女子,正是斧頭殺手最後一起凶案的受害人的遺孀。這名遺孀在案件後再嫁,而他的第二任丈夫,無巧不巧地也忽然人間蒸發。她聲稱約瑟夫就是斧頭殺手,替她殺死兩任丈夫,並以此要脅,因此才將他射殺。

然而這個理論缺乏實際的證據佐證,後人調查警方與法院的公開文件,卻沒能發現任何與約瑟夫‧莫弗力被殺害的紀錄,甚至也找不到該名遺孀被捕的紀錄。

到頭來,這名惡魔,當真如他那猖狂囂張的宣言一樣:「他們過去抓不到我,未來也抓不到;因為我是隱形的,他們根本看不到我……我不是人類,而是靈體,是來自極熱地獄的惡魔。我就是紐奧良人以及那些愚蠢的警察所稱的『斧頭殺手』。」

分布在紐奧良地圖上的斧頭連續殺人命案

 

熱愛爵士樂的死神

1918年5月到8月間,斧頭殺手以四起兇案、六名被害者,建立起他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名聲,讓紐奧良人難以安眠。沉寂了幾個月,當人們可能逐漸安下心來時,他又出現了。發生於1919年3月的第五起凶案宣示著斧頭殺手的回歸,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他寄了那封著名的犯罪預告信,讓爵士樂席捲紐奧良大街小巷。

現在你明白了吧?當時的人為何只能向爵士樂禱告。那個晚上,或許真是出於熱愛爵士樂的殺手的「仁慈」,紐奧良沒有任何人受到殺害。那晚迴盪全城的爵士樂聲,就是驅走殺人魔的「驅魔儀式」。

斧頭殺手再次銷聲匿跡,直到同年的8月起,一連三個月,他每個月都重新帶給紐奧良新的恐懼。對於哪些案件是由「真正的」斧頭殺手所犯下,哪些是模仿犯,後世研究者雖有不同的意見;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那一兩年間,斧頭殺手肯定是居民們最揮之不去的夢魘。

現在我們當然可以說,1919年10月很可能是斧頭殺手最後一次犯案,但對於當時的人而言,只要兇手一日沒有被捕,天曉得他何時又會「重出江湖」?這樣根植人心深處的惡夢,又要花上多少歲月才能消解?

在紐奧良斧頭殺人魔事件過後,美國迎來了所謂的「爵士時代」,爵士樂開始廣泛地流行開來。這當然不能算成是斧頭殺手的功績,但在爵士樂史上,卻無可避免地會記得那一晚。

那晚的爵士樂,註定與今後所有的爵士樂都不相同,乘載了常人難以理解的瘋狂,與整座城市的恐懼與祈禱。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xeman_of_New_Orleans
https://www.vice.com/en_us/article/jpnxxy/how-the-axeman-of-new-orleans-terrorized-a-city-and-escaped-the-law

https://www.legendsofamerica.com/la-axeman/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istory/axeman-new-orleans-preyed-italian-immigrants-18096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