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室疑案專題】永遠的黛妃:巴黎死亡車禍之謎

檔案調閱2102次

 


縱然生在帝王家,也躲不過無情的謀殺。在王宮中的刀光劍影、權力遊戲中,有多少國王、貴族血脈因此喪命,而且真相未明,連最基本的司法正義也無從尋起呢?【英國王室疑案專題】將會介紹幾起英國史上的王室重大疑案,回首這些權力鬥爭下的時代悲劇,無論生前有多少特權,死後一樣屍骨未寒。


 

 

1997年的一個午夜,一台黑色的賓士S280在巴黎通往阿爾瑪橋(Pont de l’Alma)的道路上飆車,速度越來越快,在寂靜的黑夜裡劃下不祥的軌跡。

突然間,車身失控,撞上阿爾瑪橋隧道的右牆,再旋轉摔向左方的兩線道,車頭撞毀在隧道的支柱上。

看見如此嚴重的車禍,在賓士S280後面的車輛也停了下來,裡面的乘客紛紛衝上前去。然而,其中幾個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卻不是幫助車禍乘客逃生,而是拿出相機,趴擦趴擦地不斷拍照。

「喔,天啊。喔,老天啊。」坐在後座的金髮女性乘客身受重傷,夾在殘破的車身內,面對閃光燈的閃擊,反覆喃喃自語著。

「別來煩我!」

巴黎車禍現場照片,1997年

 

世紀的婚禮‧童話的悲劇

1997年8月31日清晨4點,即巴黎車禍發生的數個小時後,全球媒體與閱聽群眾陸續接獲了一個令人悲慟的消息:備受愛戴的前威爾斯王妃黛安娜(Diana, Princess of Wales),在這場車禍中重傷不治身亡。駕駛其座車的司機亨利‧保羅(Henri Paul)與黛安娜的男友多迪‧法耶茲(Dodi Fayed, 全名Emad El-Din Mohamed Abdel Mena’em El-Fayed)則命喪現場。

黛安娜王妃的車禍現場畫面,當場被跟在座車後方的狗仔隊拍了下來。一如她在1981年與查爾斯親王(Charles, Prince of Wales)的那場「世紀婚禮」,也一如她在1996年宣布與查爾斯離婚的新聞,她的死前一刻,也不斷地在全球各地的螢光幕上播放。從婚姻到猝逝,她的一生全都銘刻在觀眾的心中,無一得脫。

英國查爾斯親王與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1981年

 

黛安娜的形象為何能夠跨越國界,如此深入人心?這要從她剛成為威爾斯王妃的那一刻說起。黛安娜‧史賓塞(Diana Frances Spencer)出身貴族家庭,18歲那年開始與王儲查爾斯交往,旋即在19歲嫁入王室,成為王儲之妻。兩人豪華的婚禮透過新聞轉播放送到750萬名觀眾家中,意氣風發的王子配上身旁的年輕貌美的王妃,簡直就是童話故事一般的夢幻場景。

黛安娜不僅擁有非凡美貌,還兼具天生的群眾魅力,她以非比尋常的熱情執行王室義務,出席各種公眾場合、參與慈善活動、關注社會議題。她關注的範圍包括地雷、癌症、甚至是當時深受社會恐懼的愛滋病,她對病友、傷患、弱勢人群展現的關懷非常誠懇,也大方提供手上的資源。這個形象深深地感動了社會大眾,眾人對英國王室的印象因此大幅提升,只要一提到王室,眾人心中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力行慈善的美麗王妃。

全心全意投入慈善事業的黛安娜王妃,她的熱情遠遠超乎其他王室成員
黛安娜王妃與她的兩個兒子,威廉王子與哈利王子

 

然而,努力為世界帶來幸福的黛安娜王妃,自己的生活卻不如大眾所想像的幸福。她與查爾斯親王的童話婚姻,很快就因為查爾斯與前女友卡蜜拉(Camilla Parker Bowles)的婚外情而變得貌合神離,兩人終在1996年宣布離婚。深愛著黛妃的大眾,對蒙受背叛的她給予同情,而對「背叛者」查爾斯、卡蜜拉,乃至冷眼旁觀的王室成員怒目以對。

如今,美麗善良卻蒙受各種不幸的黛安娜,又在離婚後一年遭遇死亡車禍,在35歲之齡即香消玉殞,悲劇之上又添一層悲劇。為什麼不公的待遇,要發生在這麼好的人身上?悲傷氛圍感染了不分國籍的人,一百萬枚哀悼黛安娜的花束,堆滿了肯辛頓宮的外牆;同時,白金漢宮卻遲遲沒有降下半旗表達對王妃的追悼,激發了大眾的怒火。

肯辛頓宮外滿是民眾哀悼的花束

 

王室的陰影‧輿論的沸騰

黛安娜與男友遭遇車禍的新聞,瞬間成為全球最矚目的事件。巴黎警方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刻展開大規模調查。1999年的調查結論宣稱,司機亨利‧保羅酒醉駕車,又為甩掉後方狗仔隊而造成失速意外,是這起車禍的主因。至於導致她們加速失控的狗仔隊,則被判定成沒有車禍直接責任。

然而,許多人都不能接受這個結果,他們深信黛安娜之死絕對沒有表面上這麼單純。尤其是黛安娜男友多迪‧法耶茲的父親,埃及億萬富翁穆罕默德‧法耶茲(Mohamed Al-Fayed),就堅信自己的兒子跟黛妃是受到英國情治單位的謀害。

據法耶茲的說法,多迪與黛安娜的關係在兩人不幸喪生之前,已經進到新的階段。黛安娜可能已經懷孕,而多迪也剛好在車禍當天,向黛安娜求婚成功。

這樁喜事若成,代表的是甚麼呢?法耶茲家族信奉伊斯蘭教,黛安娜若與多迪結婚,必定要改宗為穆斯林。與王儲離異的前王妃竟然要改宗,這對虔誠信奉基督教的英國王室來說,是多麼羞辱、威信掃地的一件事啊,簡直是為原來的家醜醜上加醜穆罕默德‧法耶茲與支持者因此認為,英國王室是為了避免這樁「醜聞」,密令情治單位MI6,在巴黎製造這起致命車禍,剝奪兩位年輕愛侶的性命。

一位前MI6情報員理查‧湯林生(Richard Tomlinson)也出面支持大亨法耶茲的說法。他聲稱這場車禍正是MI6的手法,他們在隧道前用強光影響司機的視覺,導致車禍。

由於黛安娜與查爾斯離婚時,與王室成員衝突的風聲不斷,黛安娜自己也曾在信中寫過王室可能陰謀製造車禍謀殺她,其描述竟與巴黎死亡車禍不謀而合。同情黛安娜又不能接受「這只是一起意外」的大眾,看著王室如何「冷淡」看待黛安娜之死,過了好幾天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在白金漢宮降下半旗,自然就開始懷疑起王室有諸多動機要殺害黛安娜。或許黛安娜掌握了王室的秘密?或許王室就是不能容忍這些醜聞?

巴黎警方宣布結案的好幾年過去,要求調查黛妃之死的輿論依然沸騰,王室的威信則陷入重重陰霾。

Mandatory Credit: Photo By Mauro Carraro / Rex Features
PRINCE CHARLES AND PRINCESS DIANA
ROYAL VISIT TO AUSTRALIA BY PRINCE CHARLES AND PRINCESS DIANA – 1985
BRITISH RED DRESS LOKKING AWAY FROM EACH OTHER UNHAPPY SAD

 

佩吉特行動

2004年,為了平息甚囂塵上的黛安娜謀殺論,倫敦警察廳(The 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展開了「佩吉特行動」(Operation Paget),全面重啟巴黎車禍事件的調查。

佩吉特行動的主要調查方向,是為了證實黛安娜被謀殺的理論正確與否,對現場證據重新進行詳細的檢視。為了瞭解黛安娜是否如埃及大亨法耶茲所說,已經懷了男友多迪的孩子,王家驗屍官約翰‧伯頓醫生(Dr. John Burton, the Coroner of the Queen’s Household)為黛安娜進行開棺驗屍,卻發現黛安娜並沒有任何懷孕的跡象。

另外,根據黛安娜諸多親友的證詞,黛安娜與多迪‧法耶茲的關係,並沒有親密、穩定到即將尋求下一階段的承諾。這使她接受多迪求婚的可能性大為降低,也無法支撐多迪父親的指控。

湯林生的「閃光暗殺」一說,則因缺乏實際證物而大受懷疑,聲稱在現場見證閃光的證人弗朗索瓦‧李維(François Levi)曾作假證入獄,公信力不高。除此之外,陰謀論質疑過的司機亨利‧保羅是前MI6成員、保羅蓄意撞毀座車、黛安娜的急救被刻意拖延……等等,最後都被調查證實是毫無根據的說法。倒是諸多事實被調查一一考證出來,亨利‧保羅的血液酒精濃度很高,黛安娜等乘客沒繫安全帶,這台車也沒有任何被破壞、功能缺損的跡象。顯示這起車禍確實是一起不幸的酒駕意外,而非人為的暗殺陰謀。

黛安娜王妃與多迪‧法耶茲的紀念壇。By Bobak Ha’Eri

 

窺視的願望‧死亡的真相

佩吉特行動的結果,與1999年巴黎警方的調查一致。不過,倒是有原本閃過風波的一方,在這場行動之後被揪了出來。

那就是當時緊跟在黛安娜座車後方的狗仔隊

狗仔隊的24小時跟拍,對黛安娜與男友造成嚴重的騷擾。黛安娜等人當天之所以坐上保羅駕駛的S280賓士,又以將近每小時105公里的高速飆行,便是為了甩掉後方緊黏的狗仔。這群狗仔隊即使不是惡意逼車,也間接造成了前方的車禍,而且還趁人之危,拍下大量的車禍照片。2008年,在上訴法院法官史考特‧貝克(Lord Justice Scott Baker)的主持之下,陪審團認定,狗仔隊的成員需要為此意外事件負責。

這個結果對生前不堪其擾的當事人與家屬來說,至少堪稱慰藉。不過,陰謀論者依然不能滿意。

他們懷疑車禍的唯一倖存者保鑣崔佛‧里斯瓊斯(Trevor Rees-Jones),為什麼自傷勢復原之後,卻從來不願出面澄清?里斯瓊斯聲稱自己受傷失憶,而且受到嚴重震驚,無法記起車禍經過;這個說法看似合理,卻被陰謀論者視為逃避的藉口。他們依然相信,王室與MI6躲在調查背後,掩蓋了謀殺案的證據,里斯瓊斯就是收了他們的錢,才閉口不談真相。

佩吉特行動的調查結果,粉碎了眾多陰謀論的基礎,卻也令滿心期待的群眾大失所望,難道王室真的不用負責嗎?如果他們不希望黛安娜去死,那麼王室又為何表現得如此冷酷?

2006年電影《黛妃與女皇》,由海倫‧米蘭飾演面對黛妃之死,必須做出艱難決定的伊莉莎白二世

 

事實上,王室之所以遲遲不降半旗哀悼黛安娜之死,是因為白金漢宮本來就沒有降半旗的儀式。伊莉莎白二世是個嚴格遵守王室傳統規範的女王,她之所以不願意為黛妃降半旗,不是因為她痛恨前媳婦,而是因為大眾的要求根本與儀禮不合。不過,王室最後還是為了民心而妥協,為黛安娜降下半旗哀悼。從這個角度看來,王室終究還是將離去的前王妃視為一份子。

那麼為什麼大眾寧可相信陰謀論,也不願相信巴黎、倫敦警方的調查結果呢?或許真有陰謀藏在意外背後,但或許更可能是因為眾人太過愛戴跟想念黛妃了。1981年的那場世紀婚禮,造成黛安娜後半生的種種不幸跟困擾,卻也讓她的美好形象,深深印刻在世人的心中。

黛安娜的美麗、親民、與悲劇性,透過大眾媒體映射在眾人眼前,人們認同她、代入她、渴望她。是這純樸的願望,讓他們期待「正義」得以伸張;但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的願望,驅使狗仔隊追逐黛安娜的人生,以滿足大眾觀看她的需求,最後造成她的痛苦與死亡。這樣的代價,即使對於一個被王室名利沖昏頭的19歲少女來說,也太過巨大了。

 

參考資料:

  1. Diana: The Last Days, by Martyn Gregory
  2. Diana jury blames paparazzi and Henri Paul for her ‘unlawful killing’
  3. Operation Paget Report
  4. Diana, Princess of Wales, wikipedia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