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雨港基隆的風光年代嗎?
日治時期的基隆,不僅是北台灣的重要軍事與商業港口,還是煤礦的開採重地。從八斗子、七堵與瑞芳等礦區出產的煤礦,源源不絕地運往日本的工廠,支撐時代的工業發展。煤礦產業帶來的繁榮,在基隆形成了所謂的「煤礦文化」,今日一些聚落即是當年礦工聚集的遺跡。
當時,來自台灣各地的煤礦工人湧入基隆,甚至有礦工遠從花東地區而來。儘管採煤礦的工作非常危險,常有礦災發生,但礦工們為了生計,仍是不惜性命地投入礦坑之中,拚一個發家致富的機會。
但即使沒有被礦災奪走性命,多數礦工的命運仍是貧病苦,並隨著台灣煤礦業的衰落,如同今日的福基礦坑遺跡一般,埋沒在時代的荒煙蔓草之中。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就是夾在基隆煤礦興衰史中的一頁小插曲。
1912年4月13日的清晨5時,有行人自基隆的福德橋上經過,在拂曉的半明半朦之間,行人瞥見橋墩下的河面,似乎有個東西載浮載沉著。
行人湊近一看,這一看不得了。
竟然是一具浮屍啊!
嚇壞了的目擊者,立即通報基隆支廳的警官前來調查。警官們隨即到現場封鎖區域,臨場檢驗這具駭人浮屍的來歷。這是一具中年男性的屍首,外觀上已有腐爛痕跡,而且全是燒傷。
更令人悚然的是,男子的雙腿被繩索綁縛,繩子的另一端繫著石塊。看來男人不僅不得好死,還有人要他死無葬身之地,沒於河海之中。
這個可憐的男子是誰呢?
基隆支廳的警官甚有效率,很快調查出死者的身分。死者乃是住在基隆和興頭的煤礦工人「游粗皮」,四十三歲。游粗皮並非本地人,他來自宜蘭羅東堡,是一位從遙遠家鄉到基隆礦坑打拼的苦命勞工。
游粗皮的生前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害得他如此橫死異鄉呢?這便是警方需要深入調查了解的。
由於游粗皮的遺體上全是燒傷,警方認為他極有可能是被火焚致死,不過按照當時的刑事程序,仍須送到醫院經過驗屍,才能確認死因。
在游的屍體被送往港東醫院驗屍的過程中,警方也快馬加鞭的尋找嫌犯。嗯,警方這麼快就斷定游粗皮必是被人謀害了嗎?這也不算奇怪,即使說游是意外慘死,屍體也應該在火災現場才是;而不應該出現在河裡,雙腿還被綁上石頭,差點就要隨波逐流出基隆港去了。整個場景看起來就像極了有人犯下謀殺重罪之後,意圖消滅屍體證據的結果。
游粗皮之死,究竟是不是一起謀殺案呢?
如果真是謀殺,兇手會是誰呢?動機又是甚麼?手段為何如此兇殘?
如果是自殺或意外,那屍體又怎麼會被這樣處置?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
他有沒有關心他的家人,正在煩惱他的失聯,和全家的下一頓生計呢?
諸多疑點,纏繞在一個煤礦工人的詭異屍體上。或許游粗皮生前只是一個無人聞問的小人物,但他的異常死狀,使他的死亡成為警方不得不查的謎案,並變成《台灣日日新報》的一時焦點。
接下來的數天,警方很快地在基隆後井仔的一一九番地,找到了疑似謀害游粗皮的嫌犯,抓回警局嚴加審問。與此同時,從驗屍醫師那邊傳來的消息,卻使全案有了意外的發展。
[the_ad id=”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