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將軍被暗殺後的緬甸

檔案調閱689次

作者:溫莫

前言

  2021年02月08日,緬甸國防軍(Tatmadaw)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發表政變後的第一次談話,他提到會持續提動彬龍會議(Panglong Conference),該會議旨在促進各民族文化共存,持續將緬甸推向和平團結的聯邦國家。 至截稿日為止,緬甸政變已逾四十日,翁山蘇姬被軟禁處依然成謎,軍方每晚強行斷網,阻絕緬甸國民互相溝通的管道,對外更試圖掩蓋政變醜聞。監禁超過2000人,軍方殺害的人數高達170多位,傷者難以計數,而且這些無情的數字還在攀升中。回顧敏昂萊2月的談話,卻完全無法見到「和平共存」的可能。

彬龍會議

  彬龍會議 1947年02月09日至02月12日,緬甸中部一個名叫彬龍的地方舉辦了一場會議。會議的目的在於推動緬甸各民族共存組成一個聯邦國家,但從現況來看,緬甸始終無法落實這樣的精神,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致力於民族共存的翁山將軍(Aung San),在推動彬龍會議的當年即遭到暗殺身亡。當時才剛要脫離英國殖民,箇中原因難免會讓人有所聯想。

  1947年07月19日,上午10點半,翁山和其他七名內閣大臣在仰光的秘書處大樓的內閣室進行商議,當時正在討論一週前軍械庫失竊了兩百支布倫槍的事件,諷刺的是,一輛吉普車衝向秘書處大樓,五名武裝人員手持衝鋒槍和手榴彈,闖進內閣室。翁山將軍剛站起身來,子彈便已穿過胸膛,接著兇手連續三十秒的掃射,內閣室的閣員幾乎當場身亡,少數倖存者送醫後依舊宣告不治。

位於仰光的內閣室

  開槍的武裝人員只是受人指使,犯案後即驅車前往前總理吳蘇(U Saw)位於北仰光湖畔的房子,吳蘇因而也被認定為幕後主使,當天即受到逮捕。隔年以謀殺罪論,被判絞刑。

  吳蘇是愛國黨領袖,和翁山將軍在政壇上屬於對立關係,兩人曾一同前往倫敦與英國首相艾德禮(Clement Attlee)就緬甸獨立進行談判,當時吳蘇便拒絕在獨立協議上簽字,他認為翁山對於英國過於讓步。順帶一提,翁山將軍被暗殺的十個月前,吳蘇也曾遭遇暗殺。

  吳蘇是愛國黨領袖,和翁山將軍在政壇上雖然是對立關係,但兩人曾一同前往倫敦與英國首相艾德禮就緬甸獨立進行談判,翁山將軍被暗殺的十個月前,吳蘇也遭到不明人士暗殺,翁山將軍也專程去醫院探望他。翁山與吳蘇之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居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兩人的關係竟有如此劇變?

政敵或盟軍

  根據BBC1997年紀念翁山過世的紀錄片顯示,英國低階軍官曾經販售武器給吳蘇。而上尉大衛薇薇安(David Vivian)更因提供槍枝被判刑五年,但後來因為監獄被毀逃出,最後甚至被英國政府載回倫敦度過餘生,就此從脫身。

  比較可疑的跡證,例如薇薇安在暗殺事件以前,工作忽然從武器彈藥供應司調到警察局,同時還提供了兩批武器給吳蘇。翁山將軍被暗殺後,調查員就在吳蘇住宅池塘下發現了密封的170支布倫輕機槍和100支斯登衝鋒槍,似乎就是軍械庫失竊的槍支,火力之強大幾乎可以裝備當時一半的緬甸軍隊。

  一般認為,英國政府是打算藉由提供武器,讓緬甸陷入內戰和動亂,以延續英國統治的正當性。甚至有報紙指出當時暗殺用的子彈即是惡名昭彰的達姆彈,傷害力極大,還會導致傷者鉛中毒,當時一批遭暗殺的內閣成員中,傷勢不重的瑟散通(Sao San Htun),隔天就因為鉛中毒而身亡。

翁山將軍停靈照

  直到現在,部分相關文件仍在英國屬於最高機密,沒有公開,即使是解密釋放的文件,也有許多敏感字詞也都被拿掉。

  在已公布的機密文件中,英國文化協會代表的賓利(John Stewart Bingley),似乎參與了暗殺計畫,吳蘇被捕之後,曾在獄中寫信威脅賓利要揭露某些事情,並表示揭露後會讓英緬關係緊張。副檢查員敦拉翁(Tun Hla Oung)對賓利審訊時,賓利卻否認參與暗殺翁山將軍的計畫。另外,賓利也出現在另一份文件中,被發現支持克倫族(Karen)獨立,用以反抗翁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政府。不管面對哪一項質疑,在當時英屬緬甸總督介入之下,賓利最後都無罪釋放。

  其實早在1946年,吳蘇就在蒐集武器暗中謀劃,並和一名少校保持聯繫,且事後之明可以看見吳努(U Nu)原本在同一天也可能被暗殺,以及後來也有兩、三名人士,因為調查這起事件,或者和翁山有緊密關係遭到暗殺。這些暗殺事件似乎不純然是緬甸內部的政治鬥爭,英國政府的介入隱隱可現。

  在暗殺事件至少一週以前,吳蘇的房子就已經受到監視,副檢查員敦拉翁的親戚,就是監視吳蘇的警察之一。事後多年,在緬文報紙上一個退休警官回憶,那時他們警局負責吳蘇房屋那一區的事務,回報所有吳蘇房屋的相關活動,甚至得出將有吳蘇等人籌畫陰謀這樣的結論,上頭卻沒有任何指示要他們去阻攔。

  案發之後,英屬緬甸總督在幾小時之內就任命吳努為新總理,取代了翁山將軍,如很多人預期的,緬甸內戰旋即開打,從緬共到克倫、克欽民族軍等一齊反抗,過去的危險平衡瞬間破滅,彬龍會議遺留下來的只剩下名義上的聯邦制國家。尤其1962奈溫(Ne Win)政變,軍政府上台後,更強力推動國家緬族化(Burmanization),透過文化、武力、性屈辱打壓其他民族,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不斷進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英國當時的策略是成功的,翁山將軍和他的新政府、民族和諧的理想,在那幾十秒的槍彈之中,灰飛煙滅。

吳蘇最後被判絞刑

結語

  翁山蘇姬在1989年(8888學運後),曾以全國民主聯盟(NLD)領導人身分到訪彬龍,並在訪談中表示如果她獲得權力,一定重新舉行彬龍會議。果然2016大選,翁山蘇姬當上國務資政,她隨後舉行了21世紀彬龍會議,一直到最近一次,共舉辦了四屆。不過諷刺的是,即使是最近一屆,緬甸國防軍仍然在和一些簽署過和平協議的民族兵組織作戰。 回到前幾天,2月1日Tatmadaw政變後,對於很多當地人也是討厭得牙癢癢的民族兵組織,卻集體聲援翁山蘇姬,原因就是因為一旦國防軍當台,民族間的和諧推動是更不可能的。不過,翁山將軍和彬龍會議留下的精神遺產,仍然提供了緬甸黑夜過後晨曦的方向。只願緬甸黑夜盡去,光明照滿大地,照亮每個民族的臉龐。

翁山將軍遇襲的時候,翁山蘇姬才兩歲,對父親的印象並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