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法醫人類學》──一位科學研究者的入世告白

冬陽/調查員 檔案調閱128次

有些詞彙,只消翻閱詞典就能從百字以內的解釋明瞭含義,數位網路時代人們傾向Google搜尋,常保更新的維基百科能提供更完備的知識訊息。不過你也清楚,就是有那一眼瞥去便知道沒法三言兩語概括、多少心血智慧長時間投注其中、領域散布多又廣的詞彙,比方說「法醫人類學」。

麥田出版

威廉.R.梅普斯和麥可.布朗寧合寫的這本書,第一時間吸引我的並不是「法醫人類學」這五個中文字組成的書名,尤其先前評論過《存骨房》、《屍體在說話》、《驗屍官傳奇》後,很難相信這個學門能用三百多頁篇幅深入淺出說個分明。譯介這本書的出版社與責任編輯是我過去職場上熟悉的老交情,我完全明白這帶點分量、近似教科書書名的由來,其實是對大眾讀者而非專業工作者的召喚,是法醫鑑識相關出版品的延伸,其核心在作者梅普斯這位知名法醫人類學家身上。

死狀,需要翻譯

15年前,我在臉譜出版社工作時,編輯過一本同為法醫人類學家比爾.巴斯所寫的《死亡翻譯人》。臉譜為什麼會出這本書呢?那是因為早在2000年,臉譜推出一本主角是女法醫的犯罪懸疑小說《屍體會說話》,獲得空前的熱銷(這本書可能是台灣單一出版社換過最多次封面的推理小說),總編輯唐諾寫的導讀文標題〈死亡的翻譯人〉後來被挪到這本書用,因此有了個跟原文書名《Death’s Acre》毫不相干的中文書名,但無損讀者對該作的預期與閱讀後的理解。

《法醫人類學》也有類似的情境,副書名前半「聽!骨頭在說話」比較接近原書名《Dead Men Do Tell Tales》之意,如果拿來當主書名,可又會跟凱絲.萊克斯的小說《聽!骨頭在說話》混淆,但兩者都是在講骸骨之於死亡的意義,只是一本是非虛構文學、一本是虛構小說。

也因此,《法醫人類學》這本書乃至於擴及這個研究領域,簡要地說就是在談人骨與死者(亡)的關係。

《法醫人類學》全書共計十六章,我很喜歡每章開頭的引文,暗示了這一章的主題為何。先把範疇拉大一點講,這不是一本以知識系統為整體架構的書寫──坦白說,我看前二分之一的時候有些痛苦,覺得兩位作者寫得很拉雜、零碎,一會兒談梅普斯的個人經歷,接著轉到該學門的發展歷史,倏地切入一樁殘酷的案件,可能還留個尾巴沒講完就擱下不提了──斷斷續續直到讀完第十一章〈碎屍萬段〉,我才終於看懂梅普斯和布朗寧想講的是什麼。

無聲繼續的人生故事

第十一章的內容是梅普斯自陳「經歷過最困難、最讓人迷惑,也最複雜」的米克-詹寧斯案的偵辦經過。在此之前,作者將專業力守在「骸骨的研究」上,大學時期主修英語文學、輔修人類學(畢業前一個學期才把人類學轉為主修)的求學經歷,直到修完「高級體質人類學」課、在殯儀館打過工、當過保險公司調查員之後,才緩步走往法醫人類學家的工作。他不是被「死者生前過的是怎樣的人生」所吸引,而是專注解析「死者死後狀態是怎麼造成的」,援引知識體系去解決的不是小範圍的案件周邊,而是跨越時空及人種的大範圍,因此抹除了死者個人的複雜情感,僅剩沒了生命的一具既堅固又脆弱的物質──直到米克-詹寧斯案改變了這一切。

這個案件有叫梅普斯哭笑不得的荒謬面,辦案人員有失專業地從火燒過後的陳屍現場粗暴「打包」一袋零碎的骨頭與粉末,光要辨別分屬兩名死者之中的誰就得耗費較平常好幾十倍的時間;有他不得不參與的現實面,警方從諸多線索裡推測死者是一對殉情男女,但行文詭異的遺書與男方事先殘殺女方父母的凶行來看,另一人極有可能是被迫殉情。這些「現下的調查」不再像過去是支撐他解析骨骸的有力旁證,重整遺骨的過程也耙梳出死者最後的人生時刻,一整章文字不見敲打報告式的冷靜旁觀,取而代之的是和被害家屬同樣希冀真相大白、尋求平復生活的心情,彷彿走向「入世」的蛻變。

就是這種「入世感」,終於消弭我讀前半本書揮之不去的不對勁,章前援引的文字暗示了就算不是談法醫人類學的小說、散文、評論、詩詞、戲劇、歷史,甚至是名人箴言與墓誌銘,全都透過文字表述了對死亡的專業觀點──戰爭帶來的死亡、因慾念而起的謀殺云云,以及梅普斯自身從法醫人類學角度的窺探見聞,最終以「Dead Men Do Tell Tales」作為點題書名。

《法醫人類學》的企圖不在解釋這學科的宏大,而是透過投身研究30年、經手1,200件罪案的人類學家,向大眾娓娓道來那感性的連結,這才是他書寫此作的初衷,也是值得一讀的獨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