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作為改變歷史的非常手段之一——射向 伊藤博文 的三顆子彈

劍山/調查員 檔案調閱1423次
伊藤博文 遭暗殺
伊藤博文 遭暗殺

相信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聽過伊藤博文這個名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時無論旅居海外,或是國內長期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韓國人民,受到美國總統威爾森在巴黎和會上所提出、關於保障人權的14點原則影響之下,不分教派、學界均主張韓國必須要獨立,並紛紛準備響應。

1919年3月初,高宗皇帝在這重要的關鍵時刻,疑似遭人毒殺而亡,失去象徵皇族宗室如領袖般的存在,全國上下皆陷入於哀慟與悲泣的情緒之中,於是有人開始號召,決定要將這場國殤大葬的焦點,轉為一次非暴力的示威遊行,引來國際關注,並藉此爭取獨立自由的「民族自決」運動,因此也成為韓國歷史上相當有名的──「三一運動」。

然而,距離「三一運動」百年後的2019年1月,韓國政府協同北韓向日本提出,希望能夠將安重根的遺骸運回並安置,這也是韓國一直以來不斷跟日本交涉、期盼能促使轉型正義的重要項目之一。在韓國被視為是英雄,不只為他立像設碑,甚至也將他列入教科書中;在日本,他被視為是極為激進的恐怖份子,被指控在抗日運動期間,參與殺害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之後擔任首位朝鮮統監的伊藤博文。

1909年10月26日上午,地點在中國的黑龍江省,一輛上頭搭載著多名重要人物的列車,準點且緩慢地駛進哈爾濱車站的月台,就在那短短的 3、40秒之間,傳出幾聲槍響,改變了當時所有的一切,包括政治層面,及自由的意義,當然同時也改變了歷史。

在成為暗殺者「安重根」之前的「安應七」

根據自傳中的描述,自小性格就輕浮急躁的他,名字被取做重根,但因胸口到腹部之間有七顆明顯的痣,就又有個別名叫應七,後來他開始避用本名,以「安應七」的名字長大成人。

出身當時北朝鮮黃海道的地主之後,祖父因經營土地及農作物買賣而致富,其父自小聰慧好學,參加科舉考試並獲得進士,卻因後來的甲申政變,開化與守舊派之間的衝擊,使得安重根的父親不得不變賣家產,舉家從海州府首陽山搬遷至信州郡青溪洞。

父親因接受西方思想和宗教而受洗改名,祖父則是十分重視他的教育,把他送進漢文學校學習。本應繼續升學的安重根,14歲那年因祖父去世,從此輟學然後對槍械、打獵等深感興趣,即使雙親與學校不斷勸說,他依舊我行我素,耽溺於酒色和逞兇鬥狠之事,並對空有一身學識卻不得志的父親感到不屑。

16 歲時就娶妻生子,17 歲時在父親的安排下,安重根受洗改信基督教。此時,甲午戰爭的餘波蕩漾,暴徒殺害官吏,並殃及無辜的人民與當地的傳教士,而在兵荒馬亂之際,安重根一家在法國神父的幫助之下,十分幸運地避過了災禍,與法國神父往來的數月間,也學習到不少西方思想與法語;但與此同時,心中更有感於國家認同的重要,決定放棄繼續學習外國語言,就是不希望因語言而成為他國思想改造下的奴隸。

但隨著日本對於韓國殖民的計畫逐漸生根,統治者對地方所施予的手段也越加劇烈,各地接連發生不少官民之間的反對與衝突,憂國憂民的安重根先是到了上海,與過往的舊識神父打探情況,一邊也在設想如何透過關係安排家人逃往海外避難。等到一切打點妥當、返回韓國之後,父親卻先一步離世──悲痛不已的安重根,則是將所有過去曾遭受到的種種殘害,怪罪到日人身上,而當時負責攘夷計畫的伊藤博文,則成了他憤怒的指向與怪罪的對象,而在籌備暗殺伊藤博文計畫的同時,安應七改回了他的本名:安重根,可見其決心與意向是多麼的明確堅定。

反對殖民卻因殖民而死的伊藤博文

農民之子,幼時因家境貧寒,曾短暫被安置在母親娘家,12 歲時父親林十藏被長州藩水井武兵衛收為養子,之後武兵衛則又成為伊藤彌右衛門之養子,自此以後連同父親改姓為「伊藤」;1857年時投靠來原良藏而入松下村塾,並在下級武士吉田松陰的門下學習。隔年,伊藤博文前往長崎的砲術傳習所,學習軍事方面的知識,之後他追隨來原良藏的義兄桂小五郎,一同前往江戶,並在這段時間結識其他幾個有志一同的志士,像是九坂玄瑞、高杉晉作、井上馨等人,經中國祕密前往英國。

在英國時不只學習英文,伊藤博文還見識到西方資本主義下的進步與繁榮,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海軍的設施及一些工廠後,對於日本與英國兩國實力間的差距有深刻體悟,他更相信唯有「打開」國界的大門、引進西方的思想與進步,才能讓國家真正強盛──而非過往的攘夷尊皇之老舊思維。

等到幕府時代完結,伊藤博文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並被賦予起草憲法之任務,也代表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簽下《馬關條約》。自明治維新後,日本接連在幾場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戰役上獲勝,國際間的局勢與風向也逐漸吹向日本;日俄戰爭後,伊藤博文被派往韓國,以首任韓國統監的身分,被賦予整併大韓帝國的重要任務。然而這些都並非他真正願意看見的景象。可是政治就是政治,掌握決策權力的人並不一定能明白,判斷的誤差可能會導致的後果。

於是雖已自統監之位辭任的伊藤博文,在1909 年被日本政府派往哈爾濱,準備與當時俄羅斯大臣科科夫佐夫會面,商談有關朝鮮問題及日俄在中國東北地方的勢力範圍該如何劃分,殊不知這一趟是有去無回的旅途,傳回的並非是兩國談妥後的簽署合同,而是自己的死訊。

暗殺行程表

►1909年10月10-15日期間

安重根、曹道先、禹德淳三人多次造訪大東共報社,議討關於暗殺伊藤博文的行動;而支持這項任務的資金,靠的是俄羅斯人的社長與總編輯李剛借給他們的一小筆金額。

►1909年10月22日

安重根、禹德淳於前一日自浦潮出發。前往哈爾濱時,兩人身上各持有一把白朗寧製的 7 連發和 6 連發手槍,在途中與懂俄語的劉東夏會面,並向他詳細說明計畫細節。當天兩人先在哈爾濱車站周圍拍下作為事前偵查用的照片,以及確認列車進站的時間,隨後再與曹道先會合,3人當晚是在金伯家借宿,但此時手邊所剩的金錢已不足以繼續完成這項刺殺任務。

►1909年10月24日

這天,安重根分別向大東共報社的李剛,以及劉東夏發了電報,一是詢問前者是否願意再借貸金錢給他們,一是向後者確認伊藤博文的行程。

►1909年10月25日

安重根返回哈爾濱時,竟在俄國發行的漢字報紙《遠東報》上得知,伊藤博文預定將在隔日抵達哈爾濱進行會談,先前與劉東夏聯繫時並未確認到確切的時間。由於事出突然,他只好決定自己處理,當天便與劉東夏兩人在車站的停車場度過一夜。

►1909年10月26日

早上 7 點左右,劉東夏在距離車站約 500 公尺遠處,備妥了逃跑時需要的交通工具,而安重根早在2個小時前,就在車站附近咖啡店內待命,手上戴著從劉東夏那裡買來的手錶,靜靜地倒數著每一分每一秒;早上9點,那班載著伊藤博文,以及其他重要政府官員的火車進站,緩慢地停進哈爾濱車站,車上的乘客也陸續下車,而當時在月台上的除了有中國的軍人、俄羅斯的外交使節團外,還有部分前去迎接的當地日本歡迎團。

在各國重要人士和歡迎團齊聚的當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作為日方代表的伊藤博文身中三槍而倒地,此時只見喬裝後的安重根,手上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手槍,從俄國軍人的手臂腋下間穿過,貌似以相當近的距離開槍,距離伊藤博文大約只有10步之遙。

最後的30分鐘:陰謀論

伊藤博文在中槍倒地後到嚥下最後一口氣之間的 30 分鐘,他對周圍的人喊著「我中了3槍,是誰開的槍?」「真是愚蠢,竟然開槍射殺我!」「我快不行了,到底是被誰給做掉的?」過程中也得知疑似開槍者是韓國人(當時的朝鮮人),就連一旁陪同的森槐南也受了傷,「森也被傷到了嗎?」他在說完這句話沒多久便去世了。

當時,各家媒體對事件發生的經過說法不一,有人說現場開槍的歹徒不只一名,甚至認為至少有兩人以上;現場有人則是形容聽到的槍聲像爆竹聲,而安重根身上的那把槍只有 7 發子彈;另外,根據安重根所留下的遺書,其實他根本不知道伊藤博文的長相,只聽說「臉上有黃斑、留著白鬍鬚且身高不高的老人」,光憑這些描述,現場就對著一個長相類似的人連開了 4 槍,當下立刻覺得似乎是弄錯,情急之下又對著當中看起來最有威嚴的人開了 3 槍──而事發後秘書官所傳回的電報中,卻寫歹徒只開了 6 槍。

事隔 30 年後,當時在伊藤博文身邊的隨行官室田義文說,根據伊藤當時身穿外套上所留下的彈痕,推斷開槍的方向和距離,歹徒顯然是從高往低處開槍,與安重根在近距離內開槍的事實不符;甚至從伊藤博文遺體上所取出的彈殼也顯示,那並不屬於安重根手上那把白朗寧手槍,而是法國騎馬隊所使用的卡賓槍用子彈。

安重根在遺書內也提到,倘若未來有一天韓國走出殖民、重新獲得獨立主權,他希望後人能將他的遺體運回國內安葬;然而,日本政府對於因涉嫌殺害伊藤博文而被處以絞刑的安重根,其家屬與政府單位等所提出的請願要求,卻是不願做出任何承諾或回應,甚至恥笑說:「是要找什麼屍骨,打從一開始就沒有的東西是要找什麼。」

如今百年已逝,一直無法實現的歸鄉之夢,只能繼續被深埋在大連某處的黃土壕溝之下;倘若真正下手的人並非安重根,那麼射向伊藤博文的那三顆子彈,又是誰為了想要改變歷史所做出的非常手段呢?兇手究竟是當時的俄人,還是支持日本併吞韓國的黨派人士呢?

參考資料

https://www.excite.co.jp/news/article/Recordchina_2019032703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8%80%E9%81%8B%E5%8B%95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C%8A%E8%97%A4%E5%8D%9A%E6%96%87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4%BC%8A%E8%97%A4%E5%8D%9A%E6%96%87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koreans-pursuing-freedom-1/

https://www.afpbb.com/articles/-/3207589

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2811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