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十三姨KTV殺人事件》──鄭性澤案

檔案調閱329次

在不清楚鄭性澤案之前,若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大概會以為是一本台灣的本格推理小說吧!

但這是一本記錄冤獄平反的書。

它不是幫已故死刑犯翻案,也非記錄平反成功的過程;它不像推理小說,最終真相得到訴說、正義獲得平反,而是作者張娟芬帶著我們閱覽她與義務律師團為了平反這起冤案,一路從2010年走到2013年、但仍持續努力的心路歷程。

書中毫無影射任何人,不論是同伴或者持反對意見的人──如律師與名嘴──都被一一唱名,這本書出現的每個言論或身影,都是實際存在的人。

十三姨KTV殺人事件,行人出版

2010年11月12日是蘇建和案第二次獲得無罪判決,也是張娟芬第一次跟羅秉成律師提到鄭性澤案。

踏上死刑之路那夜

這起案件發生在2002年的台中,當時警方獲報羅武雄等六男一女,在台中豐原的KTV包廂內朝天花板與酒瓶開槍滋事,稍晚警方到場後便發生槍戰,造成羅武雄與刑警蘇憲丕中彈身亡。後來警方判斷,蘇憲丕是在羅武雄中彈死亡後才接著中彈,又因鄭性澤在接受警察詢問時坦承開過槍,也確實在虎口驗出火藥反應,之後旁人的證詞也指出羅武雄有拿槍給他;綜合自白與相關證詞,法院斷定是鄭性澤在羅武雄中彈身亡後,移動到他身旁對蘇憲丕開槍,並最終做出死刑的判決。

雖然看來指證歷歷,但補上義務律師團調出的其他證據後,這一切便不再那麼絕對。

冤案的平反很靠運氣

書中提到「發掘冤案與揭發弊案一樣,一定是從蛛絲馬跡開始的」,這正是鄭性澤案能再度浮上檯面的基本功。平反冤案就像記者揭發弊案,懷有適當的疑心病、看到一點不尋常的關聯,就要保持懷疑細心追查。等著明顯的線索擺在眼前才要起身的話,永遠也無法揭發弊案與冤案。鄭性澤案件的疑點,便是在律師團的主動調閱與檢索中逐漸挖掘出來的。

首先是較明顯的:槍戰時,鄭性澤小腿中彈骨折,要爬到羅武雄身旁並非易事,更何況現場並無他移動的血跡。再來則是凶槍上沒有他的指紋,而且證詞中羅武雄把凶槍交給鄭性澤的時間點,會使得凶槍持有人從鄭性澤變為羅武雄──但警方沒有採納這個證詞。

除了上面這些證據外,還有許多不完備之處,例如現場採證疏漏、未做彈道比對、詢問的書面記錄與錄音檔有出入、鄭性澤身上突然出現疑似被刑求的傷痕、消失的警方錄影……等。

冤案的平反很靠運氣,首先是2006年暫停執行死刑,讓鄭性澤逃過一劫;再來是蘇建和第二個無罪那天,羅律師與張娟芬碰面,才確定要一起追查鄭性澤的案子。鄭性澤案義務律師團成立後,正好有了蕭賢綸肇事逃逸案因「原判決沒有做專業鑑定」而重啟調查的前例,讓他們找到提起非常上訴的著力點。

這些運氣以及義無反顧投入這個案件的律師們,讓這本書有時像在讀小說一般。

流暢的閱讀感受

整體而言,閱讀起來並沒有太多的負擔,沒有乏味的資料堆疊也不會給人說教的感受。張娟芬在證據的陳列、平反的過程以及控訴之間拿捏得宜,每一段聲請都會先帶著我們經歷一段日常及探查證據的故事,為我們介紹義務律師團的成員以及他們在辦公室的點滴,再藉由陳列物證紀錄來解說如何發現新的切入點,最後則是聲請再次遭到駁回後的控訴。

張娟芬的控訴並非情緒渲染,而是將物證與判決結果攤開來看,就是對不上。通過常理去判斷現場環境、證詞及醫療報告,判決結果明顯忽視許多有疑慮之處,例如移動途中不單沒有中槍後開放性骨折的血跡,連3D動畫都很難順利地讓鄭性澤移動過去,當然更不用說鄭性澤身上突然冒出的傷令人懷疑有遭到刑求的可能,甚至還有影像紀錄消失無蹤。

跟著張娟芬一字一句走下來,每次到了控訴司法制度的地方,總會令人感到體制內的無力,但這份不悅並不會黏膩在心,因為書中的人們馬上提振士氣,開始準備下一次的進攻,而我們身為讀者,也被帶著趕緊進入下一章,陪著律師團一起努力,希冀能在書前替他們分攤一些憂愁。

然而,要改變的不單是鄭性澤的判決,而是整個司法體制。

司法體制的侷限

至成書為止,台灣的再審都不是為了還給被告一些清白,而是為了把被告抓回來再判得重一點。

書中提到,台灣的再審率非常低。原本再審的設計是用來防止國家侵害人民權益,但在台灣卻阻礙了人民的申冤。

讓人氣憤的點還包含有兩次的再審申請被駁回,但其實駁回的法官就是先前判決鄭性澤死刑的同一位法官。光看書中描述,就能察覺這個案件如何在一層又一層的迂腐與包庇下被埋沒。

總是強調冤枉好人,卻忽略縱放壞人?

本書最後也提到,有些人會問為何一直講這些冤枉好人的故事,而為不講縱放壞人的故事?事實上,每一則冤枉好人的故事,都是種放壞人的故事:如果那個好人被冤枉,就代表壞人有機會繼續犯案──真正的犯人就會在鐵窗之外。

我們現在讀來可以知道,成書4年後,鄭性澤在2017年獲判無罪且無上訴,但對書中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場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的抗爭與革命,而他們仍持續努力。因為他們沒有放棄平反冤案,人權才又多露出一縷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