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4N6的鑑識實驗室】天下毛,何其多:毛髮鑑識101

檔案調閱466次

在上一篇文章〈馬毛破案記:毛髮與它們攜帶的秘密〉中,鑑識專家nano4n6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毛髮鑑識的歷史淵源,並且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毛髮具備了什麼樣的基本架構。而在本文中,nano4n6將要更進一步地為我們說明,到底毛髮鑑識可以檢驗出什麼?又有哪些一定會加以檢證的項目呢?


作者:nano4n6

鑑識科學是服務司法的科學

(Science serving justice.)

--New York City Medical Examiner’s Office Forensic Biology Division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透過了解毛髮的構造,獲得一些判斷的標準,如:髓質係數可以用來判斷毛髮是人類或動物所有。所謂的髓質係數(medullary index),則是髓質直徑和毛髮直徑的比值。人類毛髮的髓質係數大約少於三分之一,而動物大約大於二分之一。而依據毛髮的型態,以及它們是否有髓質的特點,鑑識科學家可以再替毛髮做細部分類--這根毛是哪裡的毛呢?它是頭毛、體毛、陰毛、睫毛、眉毛、髭鬚毛、腋毛還是臉部細毛?

這個被稱為「毛髮分類」的步驟,是鑑識學家在分析毛髮時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可以從毛髮的結構來做第二層的判斷。毛髮依結構,可分為「毛根」和「毛幹」。毛幹就是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簡單介紹的「表皮」、「毛皮層」與「髓質」三個部分。至於毛根,這個毛囊組織包圍著的部位,應該是大眾最熟悉的毛髮部位了吧--三千煩惱絲是否存在,全都在毛根健不健康的掌握之間。而毛囊這個令眾多男士與部分女士感到煩惱不已的小東西,則主要由皮膚表皮之外皮細胞層層圍繞而成。是以,透過對「毛根」與「毛幹」的綜合研判,鑑識學家除了可以判斷出在犯罪現場出現的毛髮是屬於人類或是(哪種)動物之外,還能判斷這些毛髮是自然脫落、被迫脫落,毛髮的生長階段如何,皮毛顏色、是否有經過染製等等細節,並將之提供給辦案單位參考。

換言之,在鑑識學家的顯微鏡之下,這些特徵基本上都難逃法眼。而鑑識學家主要又會進行那些分析呢?

首先,我們會先觀察「皮毛形狀」。依照外觀,皮毛可被歸類為「直線形」、「弧形」、「波浪形」、「螺旋形」與「捲曲形」等。此處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隻動物,其皮毛的形狀變化也相當複雜。因此,在鑑定時必須透過比對相同部位的皮毛,來確保結論的正確。

檢查完皮毛形狀後,接著是觀察「毛根形狀」。由於毛根位於皮膚的毛囊裡面(如此皮毛才能和皮膚緊密地接合在一起)。因此,如果是自然脫落的皮毛,則毛根較少會黏附毛囊組織。這樣的毛皮,我們稱為「終期皮毛」,在顯微鏡下看起來是漂亮的透明狀。另一方面,如果是硬被拔下來的皮毛,也就是還處於生長期的皮毛被拔出,則毛根上很可能還黏著毛囊組織。從顯微鏡來觀測,這樣的形態的皮毛,在毛根區的毛幹透光度會很差,但毛根鞘的部分則會是透明的。因此,可經由毛根形狀的觀察了解皮毛之毛根狀態,以顯示皮毛樣本可能之採取或脫落方式,並判別毛髮之生長階段。

第三步要檢查的,則是「皮毛橫切面形狀」與「表皮鱗片型態」。皮毛橫切面形狀與皮毛形狀相關性極大,通常橫切面越扁平者,皮毛形狀變化越大,同一根皮毛的橫切面形狀,在皮毛的近端、中端與遠端都可能發生變化。常見之皮毛橫切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卵形、扁形、腎形與三角形。由於世界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皮毛,因而鑑識學家們也致力於建立「動物皮毛顯微特徵檔案」一類的資料庫,以求比對的迅速與確實。

圖片取自蔡麗琴,〈毛髮的認識〉,李昌鈺物證科學教育基金會

在「表皮鱗片型態」的部分,型態初步可歸納為皇冠形(corona)、花瓣形(petal)、鑽石形(diamond)、波浪形(wave)……等。由於每一種動物個別的鱗片型態差異既廣泛又穩定,也因此成了辨認動物種屬的重要特徵,是鑑識工作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但因為類型眾多,鑑定時最好能以圖片加以說明。

再來要確認的,則是「皮毛顏色」。皮毛的顏色,是毛囊內色素細胞產生的色素所累積表現的結果。我們在上一篇文中曾提到人類的頭髮顏色的來源,動物的機制也相當類似。常見動物的毛髮顏色,包括黑色、棕色、黃色、紅色、灰色與白色。以顯微鏡觀察,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皮質上之色素顆粒。色素顆粒的大小、集結形態與分佈密度等,也屬於皮毛鑑定的重要參考。

圖片取自蔡麗琴,〈毛髮的認識〉,李昌鈺物證科學教育基金會

最後,我們又要回到「髓質」。「髓質型態」與表皮鱗片型態一樣,變異非常大,亦為動物種屬重要特徵之一。一般髓質型態有單排念珠形(single ladder)、玉米形(multi-ladder)、連續環帶形(continue band )……等。

透過上面幾種鑑定:皮毛形狀、毛根形狀、皮毛橫切面形狀、表皮鱗片型態、皮毛顏色與髓質型態,鑑識科學家於是能大體判斷出毛髮的持有者與其可能的生理概況。但由於這些部分有太多無法確定的因素,這樣的判斷並非絕對正確。因而,雖然一直以來,區別個人毛髮一直是鑑識科學人員的目標,但是目前鑑識的精準度仍無法跨越類化的結界,進入個化的範疇。也因此,若是要以類化型特徵下個化型的結論,這樣的鑑定報告往往會造成許多爭議。儘管如此,這並非意味著毛髮鑑定無法成為破案關鍵--畢竟如果一個盜獵嫌疑犯的家中四處都能找到珍稀鳥兒的絨毛,這肯定意味著這隻鳥曾經在他家待過--這僅僅顯示了,我們必須更正確地認知、解讀與運用毛髮鑑識結果,才能避免爭議、找到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