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事件簿】先別管南部粽還北部粽了,你知道屈原可能不是投江自盡的嗎?

路那/調查員 檔案調閱768次

又到了南北粽大戰的季節。大家都知道,這顆引發奇妙戰爭的粽子,背後有著屈原大大投江,附近居民為了讓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因而包粽子投河紀念他的感人故事──

但,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如果是要讓魚蝦去吃粽子,應該直接捏成飯糰丟進去就好啦?莫非蝦子會用螯剪開繩子,然後和魚一起相親相愛的吃粽子嗎?小時候的我,就一直覺得這個故事十分不合理。

長大之後,發現覺得不合理的還不只是我一個人。打破缸的司馬光大大,在寫《資治通鑑》的時候,因為覺得這件事過於「俊偉卓異」──也就是「神扯」的委婉講法──所以沒有收錄這個知名的自殺事件。至於司馬光是從哪個部分覺得他神扯,倒是無從查起,因為這個說法,也只是當時另一位讀完《通鑑》的大大晁公武的推測觀察。

如果粽子和屈原本來沒有關係,那麼屈原是怎麼死的,讓粽子和他扯上關係?從這點出發,我找到了「屈原謀殺說」的假設。

舉世皆濁我獨清啦,我要去跳江了掰掰……嗯原來故事真相不是這樣?

在這個版本中,屈原是被楚王謀殺的,原因是勁爆的三角戀情。這個理論是這樣的,屈原寫了〈湘夫人〉,裡面花式稱讚了一個漂亮女子。眾所周知,「湘」是楚國的簡稱,那麼「楚夫人」是誰呢?就是楚王妃。被戴綠帽的楚王在不忿之下,派了殺手千里追殺,而屈原就在前面拼命的逃跑,這就是江上競技「划龍舟」的由來。最後,屈原不敵殺手,被裹起來沉江殺害,目睹一切的鄉民們於是用重演屈原被謀殺的方式來紀念他。

老實說這乍聽之下,真的是可以頗合理地解釋划龍舟和粽子之間的關係(喂喂真的嗎?)──呃,或者至少說很有吸引力。但仔細想想,我如果是楚王,都可以放逐他了,難道不是編個理由招回來賜死就好了嗎……?畢竟屈原臨死前都還心心念念著楚王大大啊。

我找到的第三個說法,是「船葬說」。這個說法指出,屈原是與楚王室有親緣關係的巴族貴族作為掌管祭祀的三閭大夫,屈原本身應該就是一個大巫師對於巫師而言,自殺是相當犯忌的一件事,因此他不可能自殺。由於屈原的身分高貴,因此在他過世後,應是採用巴人傳統的船棺水葬。船棺水葬,顧名思義,是將棺材雕刻成船的形狀,將死者與供品一起置入後放入江中。死者親友隨棺行船,丟粽到水裡作為陪葬品,祭司則舞動招魂幡,直到棺木沉入水中。

粽子原來是一種陪葬祭品?

這個解釋聽起來靠譜多了,而且巴人確實也有船棺葬的習俗,還有水葬、土葬和懸葬的三個選項。粽子為何要包起來,也更有道理──不是讓魚蝦去吃,而是讓魚蝦不要去吃。但問題就變成為什麼好端端的葬禮,會被普遍認知為自殺呢?在這個說法中,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旁觀的鄉民搞不清楚」所以傳錯。但是看官諸君,那邊住的都是巴族人,旁觀的鄉民應該也是,要搞錯成這樣,有點困難吧?

圍繞著這個謎團,於是有人提出了「屈原被塑造成忠君自殺的形象,是為了激勵當時已經被秦滅國的楚國遺民」的激勵說;也有學者乾脆不討論,比如之前提到的司馬光;更有激進的學者,如胡適,認為說不定屈原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幻覺!很可惜,這個激進的意見,後來被另一位學者郭沫若打臉。郭沫若很認真地考據出屈原的生卒年,以及其他可證屈原確實存在的證據。在一波波的「屈原論戰」中,屈原的各方各面都被拿出來討論了一遍──屈原自殺說最有力的證據,詩作〈懷沙〉真的是他的作品嗎?他是同性戀嗎?和楚王有親密關係嗎?是「文學奴隸、「文學弄臣」嗎?

越來越多的謎團出現了。但,屈原到底是怎麼死的,又為什麼會和粽子綁在一塊?這個千古謎團,或許要等哪天屈原的遺骸出土,才能有真相大明的一天吧!

[the_ad id=”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