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那/不要害怕你的害怕:蓋文.德.貝克《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

路那/調查員 檔案調閱241次

 

蓋文.德.貝克(Gavin de Becker)的這本《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從封面上可能就會讓有些人感到恐懼吧?實體書鮮明亮眼,頁數頗厚,即使是讀慣書的我,初見乍看,也還是忍不住嚇了一跳。但,別害怕,先暫時拋開對厚書反射性的恐懼,實際上翻開一讀,它可稱得上輕薄短小、引人入勝,且從未過時。

 

作者蓋文.德.貝克的經歷亮眼。他曾擔任雷根總統與布希總統的安全顧問,更自己開了一間公司,專門做安全方面的諮詢。他深厚的經歷,讓他得以在暴力與虐待事件中發現一些固有的模式,以環境來說,有工作場所、家庭與學校,以情境來說,有家庭與約會等等。他更提出「前事件指標」(preincident indicator),用來幫助人們判斷這到底是較為特出的社交行為,抑或其實是恐怖即將降臨的徵兆。貝克透過他的威脅評估系統(MOSAIC),提出許多實際的案例與相關的分析,以致於本書讀起來有點像是驚悚單元連續劇與日常生活的混合體。

 

貝克這本書,實際上出版於1997年。出版後,在美國就造成轟動:它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蟬聯了四個月第一名。這樣的成績,立刻為海外出版社所留意。因此,台灣也引進的很早。臺灣商務手腳俐落地在同年推出了由梁永安翻譯,名為《求生之書》的譯本。

 

回顧當時台灣的社會氣氛,台海危機在一年前才剛發生。富人們紛紛拋售房產,遠走他國。走不了的老百姓呢?總也能盡力求生吧。《求生之書》在當時無疑是頗能引起讀者的關注的。

 

伴隨著兩岸的關係逐漸和緩,以及台灣犯罪率整體往下走的趨勢,貝克的這本大作也未曾再有重譯本。那麼,為什麼在事隔20多年後的今日,商務又再度「重版出來」?除了防身健身等概念日益受到歡迎外,在整體氛圍上,或者也與新冷戰的逐漸成形,連帶導致整體社會對於防禦的興趣大為提升有關。這或許就是副標題「暴力年代」的來由吧?坦白說,如今的台灣比起二十年前,至少在身體上可說是安全不少。但看到這個副標的瞬間,我卻又無法不感到認同。我想,這還是和整體社會的危機意識急遽上升有關吧!包括國內外以國家層級運作著的暴力,以及中國近年來顯著上升的威脅性。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安全」的重要--群體的,以及自身的。

 

本書在寫作上的特色相當明顯。與書封看起來像是厚重的防禦聖經不同,貝克的語調乃至於舉例可謂引入入勝且平易近人。他相當系統性的解釋了為什麼直覺是可信的,又為什麼我們應該相信它,而非壓抑它。貝克指出,「直覺是從A直接抵達Z,中間不在任一個字母上停留。直覺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那不代表它毫無邏輯,反倒是因為邏輯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時間內走完了一切,因此感覺起來像是不存在般。

 

恐懼確實是保護我們的天賦,直覺則是我們應該試著擁有的自信,但僅有天賦與自信,而沒有方法,那麼我們也許會變得過猶不及——無論是恐懼過了頭,變成什麼都不敢嘗試或實行的膽小鬼,又或是對直覺言聽計從,反倒再也不理會理智的建議,儘管確實可能讓我們的生活遠離危險,但卻更可能將我們的生活送進另一種無謂的消耗。事實是,無論恐懼又或直覺,它們都和各種技能一樣,若能經過專家的引導與打磨,讓我們更能理解它,那麼它也就能為我們所用。這便是這本書所能幫助我們的事情了--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買下它、打開它、閱讀它。

恐懼,是保護你的天賦:暴力年代完全自救指南(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