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窟事件與呂赫若生死之謎(上)

檔案調閱1920次

 

作者:台灣共生青年協會  蔚然正氣


2月28日,歡迎贊助&參加第十一屆共生音樂節。

共生音樂節

 

台北衛戌司令部命令十二月二八日八時於博愛路司令部…

本部即乘其不備於本(廿八)日入夜後秘密封鎖鹿窟、掩護便衣搜索隊乘夜潛入,廿九日拂曉開始行動,一舉捕捉而肅清之。

本部便衣搜索隊,預定於廿九日零時開始由汐止石門光明寺小道於四時潛入光明寺,便衣隊員識別記號左臂帶白布毛巾,並各攜有臨時工作證。[1]

 

臺北衛戌司令部在1952年12月28日夜晚寧靜時分,神不知鬼不覺進入鹿窟山區佈好圍剿陣線,待29日清晨一到,就開始從鹿窟菜廟(現今光明禪寺)[2]擴展搜捕行動。

「ㄟ!全部停止工作。那個誰過來,檢查身份!」便衣搜索隊隊員手上拿著簿子叫喊著,只要看到手臂上沒有識別記號的,就會抓過來訊問一番。

「抓到的全部送到菜廟去!」鹿窟菜廟作為臨時指揮所,關著所有抓來的人。

在事件爆發前夕,鹿窟當地早已瀰漫著非比尋常的氣氛,同時揭開鹿窟事件的序幕。

鹿窟,位處於台北汐止與南港的交界山巔處,裡頭有多個村落,皆散落在汐止、南港以及石碇,為現今的新北市石碇區,此地對外交通不便、隱密性極高。

而鹿窟為何叫作「鹿窟」呢?

因為早期在鹿窟山區有許多野鹿,鹿堀平地則有泉水湧出,而鹿群蜂擁至窟中喝水棲息,鹿群來來去去,久而久之便自然地成為水窟,所以名叫「鹿窟」。

時間回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蔣介石下令肅清叛亂份子並派兵鎮壓,在風聲鶴唳的氛圍中,臺灣菁英與人民容易地被視為「叛亂者」,這些人紛紛走避、四處逃亡,有些人選擇參與獨立運動、有些人則投入社會主義之行列。

下方文字:民國卅五年十月十四日於台北,為呂赫若親筆[3]

呂赫若[4],懷抱著社會主義的理想。在二二八事件後擔任光明報的編輯,1949年時擔任大安印刷所經理,該廠由人稱「劉上級」的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中共黨員的陳本江[5]所領導,主要負責掩護印製教材、翻印秘密宣傳品以及刊物。

「唰!唰!唰!」

「這是什麼文件?為何跟早上印的東西有這麼大差別,還特地晚上才加印。」

「ㄜ…這些…就是…」

白天的大安印刷所裡,呂赫若等人忙著印製文學、音樂相關書籍,但到了晚上卻轉為印刷秘密文件。

有一印刷工人甚至威脅說要將印製秘密刊物的事情密告出去。在當時社會氣氛下,陳本江察覺事態不對勁,心想若不趕緊將大安印刷所處理掉,大家都會有危險,有可能事跡早已敗露。

「快!趕緊將重要財物帶著,我們要另外尋找處所,這邊已經不安全了!」

「等等!我先把帳本拿去銷毀處理掉,以防萬一。」呂赫若匆忙將大安印刷所的帳本毀屍滅跡。

於是陳本江等人也馬上將印刷所內的具有價值的物品變賣後,帶著財物四處尋找落腳之處。

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籠罩下,抱著社會主義理想的呂赫若也有了四處躲藏的念頭。

其實呂赫若早在1948年3月就到過鹿窟,那次是到當地居民家作客,這是他第一次進到鹿窟,之後陸陸續續幾次也有進入鹿窟當地進行勘查拜訪。

1949年,經由旁人建議,劉上級便帶著呂赫若等人前往鹿窟山區,且在鹿窟這極為隱匿的地方作為避難基地。除躲避政府追捕外,也較容易掌控附近一帶的風吹草動,同時確定在鹿窟發展以利等待機會。

原為北一女中音樂教師的呂赫若毅然決然辭去教職,並於1949年年底進入鹿窟。

「我身體不太好想要在這邊休養身體一陣子,再麻煩您們了!」

「不用客氣,鹿窟這邊好山好水,就是偏僻了點,如不嫌棄就暫且居住在這邊吧!」鹿窟居民不疑有他,仍拿出相當之熱情招呼來此避難或者休養的人,並且協助處理生活上事務,並稱這些人為「躲山仔」。

台灣地區在逃叛亂犯通緝名冊-呂赫若[6]

在鹿窟,「S」、「老蘇」、「潘老師」都代表呂赫若的化名,在這些代號背後,藏著多少時代的心酸與坎坷。

呂赫若,一介風度翩翩的文學家、音樂家、記者等集眾多身份於一身,可為斜槓人生,但卻將家庭與熱愛的工作拋諸腦後,轉而前往鹿窟成為激進的革命家。而帶著收音機前往鹿窟的呂赫若擔任何種角色、又發生了什麼的事情,迫使台北著名歌手成為「在逃叛亂通緝犯」?一副滿腔熱血、正值壯年時期的呂赫若,為何生命嘎然止於36歲年華?

呂赫若的神秘面紗將一一掀開。

(未完待續)

[1] 「破獲台北縣汐止鎮以南鹿窟匪武裝基地及文山區瑞芳以南山區等匪武裝基地等經過」,〈破獲台北縣汐止鎮以南鹿窟匪武裝基地及文山區瑞芳以南山區等匪武裝基地等經過〉,《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A00000000A/0042/3-7-2-5-4/2/001/001/0005。

[2] 前身為鹿窟菜廟,鹿窟事件後才更改為光明禪寺,現列為不義遺址。

[3] 呂赫若,《呂赫若日記》,(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4] 呂赫若(1914-1950),本名呂石堆,台中豐原潭子人,台中師範學校畢業,為音樂家、小說家,同時是一革命家,因崇拜朝鮮作家張赫宙以及中國作家郭沫若,故以赫若為其筆名,著名小說有1943年的《清秋》,並以1935年〈牛車〉作為進出日本中央文壇之第二人。參閱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吳新榮日記全集1943-1944》,(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頁206。

[5] 陳本江於1915年10月31日生,原名陳大川,在鹿窟被稱作「劉上級」,為大學教授,從廈門中學畢業後,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主修經濟學,後在北京大學任教,對實施共產制度報有遠景,並期待台灣早日解放,在二二八事件後,甚至發起民主革命同盟,吸引愛國知識份子參加。參閱孫康宜,《走出白色恐怖》,(台北:允晨文化,2007),頁108;張炎憲、楊順德、陳鳳華訪問,陳鳳華紀錄,〈陳銀訪問紀錄,1998年09月19日,1998年10月10日〉,《寒村的哭泣:鹿窟事件》,頁32;「匪幹陳本江等五名略歷表」,〈國防部防諜案〉,《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A05010000A/0042/1351.9/1/0086。

[6] 「台灣地區在逃叛亂匪犯通緝名冊」,〈鹿窟專案〉,《國防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號:A305000000C/0048/378.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