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寶藏】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黃金傳說

藍色羊駝/調查員 檔案調閱1330次

1945年8月15日中午,許多台灣民眾聚集在收音機旁,專注聆聽著收音機內傳來的廣播──日本裕仁天皇的嗓音,他正在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這讓台灣民眾既驚喜又懷疑──這消息是真的嗎?

答案於隔天《臺灣新報》中揭曉,日本真的投降了。長達8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亞洲戰場,終告結束。

隨著日軍撤出各占領地與殖民地,開始傳出許多日軍埋藏寶藏的故事。而當中最受人關切與討論的,應屬「山下寶藏」。究竟「山下寶藏」是什麼?又為何特別引人矚目?這一切的起源,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那位日軍將領,山下奉文說起。

山下奉文在戰後接受審判階段,應是在牢獄中被拍攝的照片。(圖源:World War II Database, Tomoyuki Yamashita)

有顆溫柔之心的「馬來之虎」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是位充滿爭議的人物:1885年11月8日出生於四國高知縣,身為鄉間醫生之子,31歲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不受軍方高層重用。部分原因是他的出身並非名流,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他曾表態,認為日本應該停止侵略中國,並與美國、英國建立良好關係,導致他長時間被派至朝鮮、滿州的關東軍中,擔任一些不重要的職位。

這樣一位看似反對日本向外侵略的軍人,最終仍協助日本向東南亞進攻,並於1946年2月23日,因馬尼拉大屠殺的罪名而被處以絞刑。

1941是日本開啟太平洋戰場的第一年,也是山下奉文人生的轉捩點。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隨即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開始;隔天(8日)山下奉命指揮日軍的馬來西亞戰爭,奪取該地豐富的資源,作為日軍向東南亞與太平洋侵略的補給。他帶領3萬日軍,利用腳踏車讓士兵快速移動,僅花費2個月出頭的時間,便從泰國南端推進至新加坡,擊敗英軍、取得新加坡,並一戰成名,得到「馬來之虎」的稱號。

二戰日軍在馬來西亞騎乘腳踏車與搭建臨時便橋過河的影像

即便如此,他仍未受到日本政府的重用。拿下新加坡後,山下奉文被調回滿州,直至1944年日本兵敗之勢日漸明顯,山下才又重新被政府所重視,以第14方面軍司令官的身分到菲律賓指揮作戰。但當時山下所面對的,是嚴重的軍事誤判──日方當時認為美軍已損失航空母艦19艘、戰艦45艘;而實際上,美軍僅有2艘巡洋艦「受損」。當山下看到前來菲律賓的美國盟軍飛機數量時,就知道這情報出錯了,且錯得有多致命。山下與其部下繼續與盟軍作戰,直到得知天皇已於1945年8月投降,才在9月跟著投降,作為戰犯被送往馬尼拉軍事法庭;同年12月7日,以屠殺馬尼拉2萬多名無辜百姓之罪名,處以絞刑。

軍事法庭審理過程中,山下一直表現得很配合,且從山下的部將與馬尼拉民眾所述證言,馬尼拉大屠殺並非山下所策畫,而是由海軍少將岩淵三次為首的日軍、在拒絕服從山下的撤出馬尼拉命令後所展開的屠殺;而新加坡於1942年開始的、日軍針對華人所發動的屠殺,也是他的部下辻政信所策畫。對於山下認罪,法庭仍判他以絞刑,其辯護律師、同時也是美國陸軍法務上校的哈利‧克拉克(Harry E. Clarke)無法接受,並提出上訴。儘管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上訴,但山下在走向人生的終結前,已贏得包括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等美方軍人對他的尊敬與同情。

在行刑前,他曾向自己的翻譯官提到,他後悔沒更嚴厲地約束他的部下,但捫心自問,他並不愧對自己。

「我已經向馬尼拉軍事法庭說明自己竭盡全力,所以在面對死亡之際,對神也不會感到愧咎。但如果你說,我是個沒能力帶領軍隊的人,我無法反駁,因為這是我的本性。現在我們戰爭的罪過正在馬尼拉最高法院進行審判,我希望能在你們手下得到正義。」

山下投降前,菲律賓的日軍已兵敗如山倒,當時有許多菲律賓民眾目擊日軍正在埋藏財寶,而美軍與美國菲律賓殖民政府也都提到,曾在叢林中發現日軍所藏匿的大量鎳。

不過如果只是這些傳言,無法讓山下寶藏如此知名。這類寶藏傳說並不僅出現在菲律賓,只要曾被日本占領、殖民的土地,都有類似的故事存在,當中自然也包括台灣。山下寶藏會如此受人關注,很大程度是因為,這寶藏的故事真實到讓人深信不疑。

黃金戰士與伊美黛加持的傳說

伊美黛

2003年,因為一本美國小說,眾人更加關注起所謂的山下寶藏。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 Seagrave),一位成長於滇緬邊界的美國記者、歷史學家、作家,以二戰之後東亞局勢的故事為主要題材,完成了一系列虛實交錯的小說,其中在2003年出版的《黃金戰士》(Gold Warriors)就是以山下寶藏為核心,描述了山下奉文在投降前,聽從秩父宮雍仁親王的命令,將日本從19世紀從東南亞搜刮來的寶藏,藏在以菲律賓為主的東南亞各處,而這些寶藏在美軍占領菲律賓期間被人發現的故事。

這番描述並非空穴來風。除了根據在菲律賓各處流傳、有日軍在當地埋藏寶藏的傳言,秩父宮雍仁親王與山下奉文的關係也確實如小說中所述,兩人是有私交的朋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秩父宮雍仁親王曾以皇室身分前往歐洲,親眼看見戰爭結束後的景象,並在心中埋下反戰的堅定思想。日後聚會時,親王結識了山下奉文,兩人都對當時日本崇尚戰爭擴張的政策方向感到不滿,也建立起兩人間的友誼。

即使《黃金戰士》提到許多史實,但這依舊只是則故事,似乎只能被視為都市傳說;沒想到卻有位身分與眾不同的目擊證人跳出來,指出山下寶藏確實存在。

這位關鍵證人可不是哪位民間目擊者,而是因貪汙案而赫赫有名的前菲律賓總統夫人──伊美黛‧馬可仕(Imelda Romuáldez Marcos)。

她不但坦率地告訴大家,山下寶藏真的存在,還宣稱她丈夫就是因此致富。

伊美黛在1992年接受報紙採訪時,描述山下奉文寶藏是1945年日軍戰敗後、菲律賓當地開始出現的故事;謠傳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將自東南亞各地搜刮來的寶藏藏在菲律賓,而她的丈夫菲迪南‧馬可什便因取得山下寶藏中的絕大部分財寶,變得超級有錢,還曾嘗試將山下寶藏拿去美國變賣,最終因害怕黑吃黑而放棄。

但依照伊美黛所堅稱的,她丈夫取得這筆錢並不是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幫助在60、70年代的菲律賓,度過當時的經濟發展低谷時期;還坦言這些錢剩下的部分,現在都放在家中牆縫。

伊美黛敘述山下寶藏的報導

先不管伊美黛是否是用一則充滿善行的傳說故事,來證明另外一則傳說故事存在的企圖,這報導中可明顯發現,山下寶藏在菲律賓受矚目的程度,是從戰爭結束後持續延燒至今的。

而同樣堅信山下寶藏存在的還有日本,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帝國南進政策下擔負重要國防地位的台灣。

台灣版的山下寶藏傳說

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地也出現許多宣稱看到日軍把財寶藏在公共建設與軍事設施中的目擊證詞。雖山下奉文應該沒有到台灣來埋藏寶藏,但這並不影響人們以山下寶藏來稱呼這些傳說中由日軍所遺留在台灣的財寶。

在台灣謠傳埋藏寶藏的地點中,有8處最為知名:台北市博愛特區與台北市南昌路的陸軍聯誼廳、高雄壽山防空塔等軍事設施、屏東縣崁頂鄉台糖後壁厝農場、宜蘭員山、台南的秋茂園、南投縣能高山內日軍採礦場與軍事設施、桃園縣龍潭鄉與新竹縣交界處的山,以及基隆大武崙砲台。

除了這8處,也有許多傳言指出,日軍將寶藏藏在其他地方的軍事設施中,花蓮美崙山就是一例;陸軍總部就曾多次收到民眾申請,假借建廟、建公園之名,向美崙山的軍事基地借取土地,進行挖寶活動;甚至有民眾提到,曾有位台灣東部某司令部軍人,在1946年回日本前,帶他至花蓮神社(現為忠烈祠)忠魂碑(地下室洞口附近)前,說明:

「這裡有東部地區司令部作戰會議室的地下室,係鋼筋水泥製成,據說是東部僅有而工程最大的。十年內日軍一定要回來,因此這裡有非常貴重的物資等。萬一在這十年內不能回台,依你意向處置皆可。忠魂碑後面的墓石有六個,那是沒有葬人的墓石,只是避人耳目、做做掩飾而已。封閉洞口前,有兩部裝載小木箱等的卡車進入洞內……」

或許是類似的傳言太多,1955年國民政府成立「台灣省發掘打撈日人埋沉物資監理委員會」,附屬於台灣省政府,並以法案《台灣省發掘打撈日人埋沉物資辦法》與《台灣省發掘打撈日人埋沉物資監理委員會組織規程》來管理來自台灣各地想挖掘寶藏的申請。

申請挖掘寶藏的地點,多為日治時期軍事建設,或為公務機關建築內,即使申請者眾、也開挖過不少地點,都從未聽聞有人真的挖到寶藏。

最後,先不論寶藏是否真實存在,它確實形成一則有趣的尋寶都市傳說,真假難辨的程度,甚至讓人想相信,真有份「大秘寶」至今還埋藏在菲律賓,甚至是台灣、東南亞的某一角落。

山下寶藏並不只是個尋寶夢,更標誌著當地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軍占領、殖民的過往;同樣地,也記錄著日軍在戰爭後期匆忙藏匿財寶、被迫回到日本的歷史。無論是否挖到財寶,這些傳聞有寶藏的地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遺跡。

參考資料

  1. World War II Database-Tomoyuki Yamashita
  2. 何義麟,〈日本戰敗與玉音放送〉,《台灣學通訊》,86(2015.3),頁24-25。
  3. 維基百科-山下財宝
  4. 維基百科-肅清大屠殺
  5. 維基百科-馬尼拉大屠殺
  6. Google news-The Bulletin-2月3日,1992,〈Marcos widow claims wealth due to ‘ Yamashita treasure’〉
  7. 小田部雄次,〈昭和初期の皇族軍人の政治的活性化〉,《明治聖徳記念学会紀要》,51(2014.11),頁304。
  8. 維基百科-Sterling Seagrave
  9. 想想-戰地眺望:尋找失落的日軍寶藏
  10. 臺灣回憶探險團-1944臺灣沖航空戰
[the_ad id=”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