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虛構下的家族】永恆神祕的羅斯柴爾德

貓獅/調查員 檔案調閱631次
紋章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授予羅斯柴爾德男爵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一個在台灣鮮少被書寫的名字──中文世界通常是以「世界最偉大的貨幣操控手」、「神祕的金融家族」、「控制世界的羅斯柴爾德」等誇張的形容詞加以連結,彷彿從19世紀開始至今,羅斯柴爾德的神祕、富有與權力永恆不變。

19-20世紀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最活躍的時期,而這段時間羅斯柴爾德家族所造就的種種事蹟被各種傳記、商業與政治讀物,不論是英雄式還是毀謗的描述,逐漸成為現代歐洲猶太金融體系的代名詞。人們想到金融就想到猶太人、想到猶太人就想到羅斯柴爾德,然後就想到那些神奇的致富事跡或者是骯髒的致富手段。

如同坊間書籍常引用的、老羅斯柴爾德的名言:「我蹲下、跪下,是為了跳得更高。」我們用不知道從哪兒傳來的名言想像羅斯柴爾德家族事業的創始者老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如是睿智地說道,我們不知道他到底蹲到哪裡去、蹲下去做什麼、為什麼要跳起來,但我們自身彷彿已經跳得更高。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蘭克福的宅邸

封存在平行世界的羅斯柴爾德資訊

要踏實地研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確有它的困難之處,羅斯柴爾德家族本身的神祕性並不會因為前一段那些浮誇的詞彙而有所減損;相對於此家族各種浮誇稱讚或毀謗的資料,學術研究可謂寥寥可數,一部分是因為這個成功富有的家族當然會僱傭作家為他們寫作不少神話與逸聞,另一部分則是要得到關於此家族的記錄非常困難:

法蘭克福銀行包含那不勒斯分行的資料,大部分在1912年遭到嚴重破壞,維也納分行的資料也在1938年遭納粹掠走;戰爭結束後,這些資料連同德國占領時期被捕的羅斯柴爾德成員,被蘇聯當成戰利品深藏於莫斯科,倫敦分行則到1978年才逐步對外開放資料,法國分行直至1981年才被收入國家檔案館。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文件除了難以接觸,即使一般人有幸得以閱覽,困難的猶太密語也會令閱讀者頭痛萬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成員十分熱中於寫信,彼此聯絡,不因電報與電話的發明而有所消退,檔案數量龐大,而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二代與第三代在寫作信件上用「猶太德文」寫作,即一種以希伯來文書寫的德文用語,一般外人很難讀懂,同時也等於為信件加密。此外,在許多正式文書上,他們會使用非常認真的手寫字體,對於習慣於閱讀印刷字體的當代人而言,這些難以接觸的猶太德文手寫字顯然非常神祕。這些難以辨識的文件內,彷彿藏了這個家族的致富手段,或者某個時期擔任政治黑手的身影。

或許也因這種難以觸及,致使羅斯柴爾德的神祕面紗代代流傳,這些文件也彷彿神祕金融帝國的藏寶圖。

銀行家可以促成戰爭也可以阻擋戰爭,各國政治只是銀行家計算利益的棋子──為何銀行家會被描述成如此地擁有權力與令人厭惡呢?這得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肇始發展說起。

 

現在資本主義:猶太金融體系的誕生

19世紀的歐洲,大部分國家都偶爾會出現財政赤字,有些國家則一直入不敷出。此時期各國的收入主要有三種來源:稅收、王室貴族、戰利品。因戰爭帶來的戰利品與戰敗國賠款,對於國家王室而言十分誘人,加上歐洲其他的民族國家政治議題,18世紀以來的歐洲國家不是正在戰爭就是在準備戰爭。戰爭帶來的鉅額開支若導致國內農產歉收、貿易下降,國家收入自然也會大幅下跌。以往遇到嚴重財政赤字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變賣王室財產──也有使出政治手段壓迫或暗殺貴族,強徵財產、對平民加重課稅以及通貨膨脹等手段。

當時法國國王為了從三級會議中的權貴們取得新的收入,但其他稅制改革並未跟上其軍事行動,引發了大革命。然而當時歐洲卻有兩個國家的財政體系是例外:英國自17世紀以來,便發展出細緻的國債與英格蘭銀行管理貨幣的體系,德國的黑森─卡賽爾公國則是統治者一直擁有財政盈餘,並雇傭屬地人民至他國充當傭兵,而參與管理黑森公國的投資人便是老羅斯柴爾德;這是他從單純的貨幣貿易商變身成銀行家的第一步。

自18世紀末開始,一系列的戰爭使得各國財政負擔變得複雜,所有參戰國都陷入了空前財政問題與通貨膨脹,法國的紙幣體系因此崩潰、1977年後英鎊也一直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戰爭的破壞給了商人可以在高風險交易中獲取極大利潤的機會,走私金銀紡織品、暗中幫助管理流亡王室的財產,都是極佳的致富機會。

戰後,英國對於歐洲大陸各國提供龐大的經濟援助,這是歐洲各國從未處理過的鉅額款項。此時期的市場彷彿出現了一個極大的缺口,後來就形成了「國際金融債券市場」。17世紀在阿姆斯特丹形成的簡易國際金融市場體系,加上大部分國家並未有成熟的國內資本市場,無法處理這個缺口,羅斯柴爾德家族把握了大好機會,從法蘭克福小型銀行及曼徹斯特的布料出口商,一躍成為跨國合夥人企業。此時,老羅斯柴爾德正是參與歐洲各國建構國內資本債券市場,以及國際金融債券市場的主要跨國公司負責人。

因此羅斯柴爾德的成功,可歸功於當時歐洲國內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成形,而此體系則幾乎主宰了19至20世紀的國際金融體系,是一個與國家族群政治、猶太人傳統,以及戰爭殖民地經濟相關的金融體系,有人更稱之為「猶太金融體系」。

 

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老羅斯柴爾德)

財富、人際與裙帶關係

羅斯柴爾德的發跡,我們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是老羅斯柴爾德的功勞,當時他的種種事蹟就現在來看可能是他特別有遠見、亦可能只是他豪賭運氣極佳。不論如何,老羅斯柴爾德奠定了其家族的國際金融發展基礎。

1743或1744年間,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老羅斯柴爾德)誕生於法蘭克福的猶太社區。當時猶太人在歐洲各地的受壓迫情況或有不同,但大多為集中猶太人在同一社區之中,而各國對猶太人的規定,相對之下是英國較為寬鬆平等、歐洲德國較為嚴格。德國地區則是以每個領地的規定為主,也各不相同,法蘭克福則是德國地區中對猶太人規定最為嚴格的領地之一。

邁爾•阿姆謝爾繼承了父親良好的經商基礎及人際網絡,儘管雙親不幸地分別於1756-57年間死於瘟疫,但當時的他並未按照常理回到家中,而是前往父親生意上客戶的公司學習商業知識;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當時猶太社群中享有特權的「宮廷猶太人」(專為貴族王室規劃財政與投資的猶太人)。他在這段時間得到了權宦代理人的資格,得以從事珍稀錢幣與徽章的買賣事業,客戶幾乎都是各國的貴族。

1764年,邁爾•阿姆謝爾依規定回法蘭克福居住,不到一年後,他成功完成了當時與黑森─卡賽爾王儲的交易,並在和貴族們進行多次交易後,順利獲得「宮廷猶太人」的身分;1770年邁爾•阿姆謝爾結婚,岳父是薩克遜─梅寧根王儲的宮廷猶太人。這時邁爾•阿姆謝爾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擁有血緣與富貴的裙帶關係,之後並逐漸成為法蘭克福最知名的貿易商。

作為一個販賣高價古董的商人,客戶與貿易商間的債權成為稀鬆平常的事情。同時、在1795年後,邁爾•阿姆謝爾的財產也保證了他發展銀行業的根基。1800年,他靠著嫁女兒獲得大筆收入與遺產保證。他的貿易範圍不只限於法蘭克福與德國地區的各個城市,更包含阿姆斯特丹、巴黎、倫敦與維也納等城市。其中黑森公國的兩位官員在他那邊存下大筆金額,邁爾•阿姆謝爾將之寫在資產負債表中──他與政府的交易關係中,出現了新的意義。

隨著法國大革命的風波來到法蘭克福,邁爾•阿姆謝爾所居住的猶太社區付之一炬。儘管他頓時失去住所,但這同時也使得政府放寬猶太人居住的規定;另外,法國占領的萊因蘭地區則鬆綁了猶太人,邁爾•阿姆謝爾更在這戰爭中因為奧地利軍隊提供現金與糧食,賺取了大筆利潤。他同時既得到法國人在自由、平等、博愛理念下帶來的解放好處,也享有傳統貴族勢力(奧地利軍隊)戰勝後的利益。

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工業革命帶來紡織業的興盛,使得邁爾•阿姆謝爾派遣三兒子內森前往英國發展,也因此,在拿破崙戰爭時,人在英國的內森•羅斯柴爾德比英國政府更早獲知滑鐵盧戰役的情形、更早採取行動,並因投資威靈頓公爵成功而奠定了國際地位。

拿破崙戰敗後,戰爭帶來的債務與賠款影響了整個19-20世紀:西班牙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不斷經歷債務危機,導致英國實施財政緊縮的貨幣政策;這也連帶產生一種新的需求──當時,英國投資人已經適應戰爭以來的高風險投資,內森和他的兄弟則聚集了歐洲各種國家債務的投資,國際債券市場真正在羅斯柴爾德家族手上成型。由於此市場訊息情報量大、變化速度快與風險高,使得羅斯柴爾德家族進一步發展出內部的加密書信傳遞系統、家族內的通婚規定,形成一種保密、安全與團結的家族集團──這個特性還更能吸引貴族投資資金。

 

雙重的虛構

如此神祕、保密安全與家族內婚姻,給人一種他們比任何貴族或者中產階級家族都還要團結的感覺。羅斯柴爾德對於族內婚姻尤其偏愛,證明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他們也被別人稱作「猶太人之王」,自己常稱呼自己為「我們神聖的家族」,同時這也是貧窮猶太人對此家族的想法。

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的墓碑

在以上種種情況以及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涉入許多政治、金融與戰爭利益中,也為他們家族帶來了許多誇張的描述。他們可以說是不論左派還是右派都虛構了的、可怕或萬能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同時,猶太人自己也虛構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神聖與背叛。

在布羅克豪斯出版的《百科全書》中提到,1806年、法國軍隊逼近黑森時,老羅斯柴爾德為保留統治者王儲威廉託付的財產,犧牲了自己財富,在王儲回歸後,威廉於維也納會議中幫助羅斯柴爾德家族擴展了人際網絡。這樣子的故事被口耳相傳,成一種英雄式的敘事。

像這樣正面的小說式表現手法的作品還有很多,而1969年上演的邁爾•阿姆謝爾與五個兒子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早期故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延續了這種阿諛且庸俗的風格。

另一方面,反面的作品亦不少。巴爾札克在小說《紐沁根銀行》描述一個無賴式的德國銀行家族,在另一部《情婦們的輝煌與哀傷》中,巴爾札克得出一個結論:「所有迅速聚積起來的財富,要就是運氣或偶然發現的產物,要就是『合法』的偷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滑鐵盧戰役搶先在公開結果前操作投資的作為,在當時人們眼中也得到不好的評價;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直接了當地說:「投機仍然是種賭博行為,它的規模極其巨大。」完全不是她會想授勳的合法交易。

即便羅斯柴爾德家族和貴族們關係密切,但也不能說此家族偏愛保守政權。1832年,拜倫在《唐璜》中問:「誰左右世界的平衡?誰控制了所有議會,無論是保皇派還是自由派議會?答案是猶太人的羅斯柴爾德。」拜倫認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對任何政權都有影響力,同時還向拉丁美洲伸出了觸角。羅斯柴爾德家族不僅僅支持王權國家,同時也會有意無意地增加自己權力。1830年查理十世被趕下台時,詹姆斯•羅斯柴爾德就毫髮無傷。

既然羅斯柴爾德並不是保守政權的支持者,那麼左派人士又是如何描述此家族的呢?1884年,卡爾•馬克思在《針對猶太問題》中,認為真正的猶太人是指資本家,並不考慮宗教信仰背景,其原型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儘管左派人士更傾向於批判羅斯柴爾德家族,但右派保守人士對他們也沒有比較寬容,同樣也有許多誇張的描述。奧古斯特•希特拉在《共和國的帝王們》中,抨擊共和國向一名叫羅斯柴爾德的國王屈服,而這位國王還帶了一個名叫「猶太金融」的情婦。

 

戰爭與金融相互操控的世界

羅斯柴爾德被描述成19-20世紀掌握世界實質權力的家族,同時能夠促戰爭或者維持和平。羅斯柴爾德的確是現代資本主義成型的核心家族,扮演了最為關鍵的國際金融市場代理人的角色;加上羅斯柴爾德後來連對自身猶太復國的議題都搖擺不定,使其家族同時遭保守與左派人士以虛構、誇張的描述加以攻擊,久而久之,關於羅斯柴爾德的描述定型成這些既成事實,在多重的虛構下,這個家族幾乎確定永遠神祕難解。

Baron Albert von Rothschild 位於維也納的豪宅

羅斯柴爾德家族主要經營的事業為銀行,儘管也有很多其他種貿易公司,但是銀行金融業始終是其核心。我們姑且不論,銀行家是否能夠決定戰爭發起或對勝負的影響力,羅斯柴爾德依靠各國貴族的裙帶關係,讓自己能夠置身於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這項事實依舊是肯定的。或許是從當時以各國富有貴族間私下交易情報為主的資本市場開始,致使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進行交易活動時,便讓許多一般人有諸多遐想。現在的我們與其說羅斯柴爾德是個帶著神祕黑暗面紗的家族,不如說19-20世紀的歐洲各國市場交易本身,就是個充滿黑暗神祕的地方。

 

參考書籍

尼爾‧佛格森著,顧錦生譯,《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部:金錢的先知》,(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張數著,《打開猶太人創造-金融帝國的秘密》,(新北:悅讀名品,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