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確的證據看偏差的人性──讀《比小說還離奇的12堂犯罪解剖課》

栞/調查員 檔案調閱68次

橫跨虛構與非虛構的作家薇兒.麥克德米

本書作者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1995年以《人魚之歌》勇奪代表英國年度最佳犯罪小說的金匕首獎,2016年再以《比小說還離奇的12堂犯罪解剖課》拿下安東尼獎年度最佳非小說。由於其小說家的本質,在描寫一些離奇的段落時,筆觸會比一般的紀實作品來得更加戲劇性與強烈,但並不因此偏離事實。正因為如此,使得這本描寫關於犯罪科學知識的書,更易於閱讀與理解,不致因科學常識過多而生硬。

書名雖以「犯罪解剖課」為名,全書並不單純只是談鑑識或是解剖等知識,作者歸類了十二項與犯罪有關的學問,循序漸進地探討各項學問的演進,以及許多較為深入的案例。每個篇章單獨拆解都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如果仔細道來,每一篇都可以自成一書。作者精挑細選各項案件,並廣泛的採訪各方面的專家,以廣而淺顯的方式書寫。在這些以科學為前提的知識探查中,會發現許多犯罪者不斷地重複同樣的錯誤,他們深切認為沒有人會發現他們做的事情,以為信口胡謅就能掩埋任何可疑的狀態。直至科學家一步一步剖析微物證據,並交互檢視動機與心證,讓犯罪者無所遁形。

 

科學辦案,並非萬能,但沒有也萬萬不能

犯罪偵查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學問,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開始可以根據指紋、血跡、傷口等外在的痕跡,依此判定犯罪的事實。不再只是憑藉著刻板印象、薄弱的證詞、模糊的證據來判斷兇手與被害者,而是可以更精確模擬出犯罪當時的狀況。

然而科學辦案並非全能,早期的DNA分析,必須要請人一路送到實驗室,耗費大量的時間確認,才能獲得分析結果。在電腦並不發達的時代,指紋的比對也必須存放大量的樣本,並透過人工的比對,而這其中更有人為疏失的可能。對於偵查的迫切亦使得鑑識與分析的技術逐漸提升,說服陪審團及法官證據的可靠程度,是初期使用這類技術遇到的極大困境。

過度倚賴科學證據也是相當危險的作為,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專家,也可能因為一時的疏忽、證據的汙染,或是其它的理由,而誤判證據呈現出來的訊息。書中提及的法醫專家史皮斯貝里,因為細微的觀察力以及平易近人的口才,獲得陪審團與社會大眾的喜愛。史皮斯貝里操刀過的案件不計其數,培養了極強烈的自信,卻逐漸引起了其它人的質疑,其中還包括寫出知名作品《福爾摩斯》系列的亞瑟.柯南.道爾。安德魯.羅斯在 2007年出版的作品《致命目擊者》中,便認為史皮斯貝里至少導致兩起誤判,以及幾次令人憂心的裁決。

光靠著科學證據就定案當然不太妥當,但若法院完全不採信這些理論也並非妥善的行為。每一次對於案件的偵查與判斷,不可能僅僅將結果賭在某一項分析或是鑑識結果上,更理想的狀況在於法官與陪審團必須理解這些技術能做到的成果與極限,並輔以其它相關的背景與證詞。除了科學以外,人性也是強大的變動因素。許多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結果,往往來自於人性的無法預測,做出意料之外的行為,因此不只是單純的判讀結果,有時科學家還需要強大的想像與歸納能力,才能拼湊出案件的真相。

 

犯案始終來自於人性,破案也是

最佳的例子,莫過於書中第二堂的「火場調查」。在此章節中,作者提到了一個績效優良,總是比其他人更早到現場的消防員奧爾,光他指導過的消防員就超過一千兩百名。奧爾的指紋意外出現在距離他任職區域一百六十公里之外的證物上,調查小組原以為是證物交叉汙染的結果,甚至還提醒他別經手相關物品以免干擾搜查。但多重巧合讓調查小組將目光放在他身上,私下找他的同事詢問,並監視他。最後是自命不凡的個性害了奧爾,他寫下小說投稿到出版社,鉅細靡遺的描繪縱火犯的犯罪模式,手稿中的故事與調查小組正在搜查的案件犯行幾乎一致,接著也在他家搜到相關的證物,才因此緝捕到案。若非調查小組開始對奧爾產生質疑,或許這個案件會一直處在模糊不清的階段。

令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的第四堂「毒物學」。在這個章節中,作者談到維多莉亞時代的的女性凶手,她們偷偷在丈夫食物裡面下毒的形象,令當時的人著迷。其實十九世紀殺害配偶的凶手,超過九成是男性,但他們多以暴力行兇,女性往往以較為迂迴縝密的方式殺害另一半。這類的案件難以直接偵破,生活中原本就會接觸到許多有毒物質,像是書中提到常見毒物「砷」,不僅應用在小孩的玩具、化妝用品,壯陽藥或是便宜的啤酒可能都會有砷。因此科學家在判定這類案件時必須格外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誤判。

一般而言,強力致死的毒物並不如想像中容易取得,但若行兇者是醫療或相關人員呢?護士潔西.麥塔維許曾在電視影集上看到老邁病患付錢請護士殺害自己的情節,她與同事們談起,並因此得知以胰島素殺人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影集播出後三週,潔西病房裡的患者便陸續莫名過世。據說他曾私下提及希望能為病患們解脫,但在法庭上矢口否認。哈洛德.佛瑞德里克.希浦曼則是以家庭醫師的身分,以一個月一人的速度,為他的病人注射嗎啡致死,直到他向海德市前市長凱絲琳.古倫蒂行兇,並偽造其遺囑,二十五年來的犯行才全數曝光。在這些案例中,最可怕的並不是熟知這些毒物的知識,而是將知識用來作惡的人性。

時至今日,犯罪的模式推陳出新,資訊科技的進步導致數位犯罪,除了科學角度的檢視,數位足跡的探討,對於人性的心理剖析也成一門重要的課題。不論是成長背景的形成,犯罪動機的成因,在探討科學證據的同時,更需要同時檢視犯罪者的狀態。科學家不斷地透過各種犯罪的案例精進學問,做出科學角度的歸納,並進而將這些結果應用在偵查上。當一切證據攤在法庭上,透過法官、陪審團及律師的解讀,而給予結論。

在書中,麥克德米多次提及證據判讀的重要性。科學家不該自恃專業而忽略細節,執法者亦不該固執己見而無視證據,這也是多年來這些犯罪學的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即便這是一本探討犯罪學的書籍,但其中隱藏的人性卻是更讓人無法忽視的重要因素。